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本网头条 » 正文

水表行业概况及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开发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3  浏览次数:362
核心提示:水表行业概况及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开发风险1、水表市场概况水表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新增商品房的水表新增需求;二是现有楼盘入户水表更换需求,更换需求又可分为机械表到智能水表的更换以及水表使用到期后的更换;三是对国外市场的出口需求。从新增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

水表行业概况及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开发风险

1、水表市场概况

水表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新增商品房的水表新增需求;二是现有楼盘入户水表更换需求,更换需求又可分为机械表到智能水表的更换以及水表使用到期后的更换;三是对国外市场的出口需求。

从新增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放缓,新增水表需求有所放缓。从更换需求来看,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 年我国家庭户为 4.9 亿户,其中城镇家庭 3 亿户,农村家庭 1.9 亿户,根据我国水利部印发的《2022 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确保 2022 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按照上述数据估算,我国目前水表保有量约为 4.2 亿只。我国水表产品的工业设计寿命普遍为 6 年使用期,但存在较多的超期服役现象,假设平均更新替代周期为 7 年,则我国未来年均更新替代水表需求在 6,000 万只以上。此外,我国每年对国外市场的出口水表数量超过 2,000 万只。

整体来说,随着新增需求、更换需求、出口需求的的稳定增加,我国无论是水表保有量还是年度市场需求量均保持较大的市场规模。

2、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水务行业是重要的城市基本服务行业之一,受各地的区域政策影响较大,因此各地区的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我国市政单位一直致力于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但由于平台的建设者通常不是行业内企业,其对税务的整个运行系统并不了解,因此开发出的平台仅仅是个简单的自控系统,并不能实现水务信息化,水务公司的供水管网漏损严重,水务运营效率较低。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20 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20 年我国 600 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 78.54 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 13.39%,依然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近些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智慧水务等政策的推进,水务信息化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目前,随着水务相关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S(RS、GIS、GPS)、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革新,水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其中作为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的智慧水务将智能技术、相关软硬件和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城市供水系统管理中,对提高城市供水的管理能力及保障用水安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水务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建设,水务企业能为城市提供更为优质的供排水服务和水质污染管控,及时处理各种应急水务事件,提升水务服务水平与满意程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各类水务活动的数据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

3、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

2007 年国家颁布的水表标准《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GBT778.1/2/3-2007)将水表分为机械水表、带电装置水表和电子水表三类,其中带电子装置水表和电子水表均为智能水表。

自使用机械水表计量用水流量开始,人工抄表便是我国水表数据抄录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成本逐年增加及误抄、漏抄、估抄情况的出现,传统抄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相应需求。人们转而探究代替人工抄录的技术,最初的抄表技术是抄录人员在工作时随身携带数据录入工具,将机械水表显示的数字手动输入到该工具内,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将该器具与终端计算机相连结,进行数据的传输与测算。严格来讲,这种方式只是对传统人工抄表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并不能彻底解决传统人工抄表存在的问题,远传水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脉冲式远传水表诞生。诞生初期,该表并未形成规模生产,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产品得到了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与我国住房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脉冲式远传水表得到大规模的应用。21 世纪初,直读式远传水表诞生。2010 年之后,直读式远传水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用户数量逐年增加。随着超声波技术和电磁感应技术的应用,纯电子式水表也逐渐进入产品起步阶段。从通信技术角度来看,我国水表行业从传统的机械表逐步向具备电子通信模块的智能水表升级。在通讯技术上,从有线通讯、GPRS/3G 等通讯技术向以 4G/NB-IoT 技术为主、LoRa/LoRaWAN 为辅的通讯技术路线过度。由于不同类别的智能水表各有利弊,其计量原理、售价、适用环境、后期维护等各有互补,因此下游客户通常结合其长期使用偏好、资金实力、安装环境、长期成本等因素,选取不同的产品进行使用。

就智能水表而言,我国智能水表经历了从机械水表到智能水表的演变,未来逐步向纯电子式水表发展。目前,机电一体的智能水表为市场主流,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功能,在精确度和传感技术上不断迭代。

4、智能水表行业人才及资金壁垒

1)人才壁垒

智能水表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掌握行业核心技术与保持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智能水表的研发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相关研发人员具备材料、通信、软件、物理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随着本行业不断发展,优秀和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能否获取一定数量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进入智能水表行业的关键。对于新进入者而言,短时期内难以凝聚大量复合型人才,因此行业存在人才壁垒。

2)资金壁垒

智能水表属行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新产品从研发、试产到批量销售并赢得稳定客户群的周期较长,若无雄厚资金支持,则难以承担较长投资回报期的投资风险,无法和已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优势企业进行有力的竞争。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制造较传统制造更具有成本控制及产品质量稳定等方面的优势,但投资建设一个全新的智能制造工厂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新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存在资金壁垒。

5、智能水表行业技术开发的风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智能水表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多功能化、微型化、物联网化发展,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开发要求。智能水表运行环境较差、长期自行运行等特点要求产品在软硬件设计及生产工艺中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若智能水表企业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主动创新,提前预研,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则可能影响智能水表企业未来的市场拓展。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水表行业概况及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开发风险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13735812346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