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王中苏:守住太湖上游的最后一道防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31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27
核心提示:宜兴沿西太湖有40公里长的湖岸线,还有20多条入湖河道,可以说是太湖上游最后一道防线。省人大代表、宜兴市市长王中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守住这条防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守住这条防线?王中苏给出了六字答案:“调、建、清、控、治、创”。他解释说,

宜兴沿西太湖有40公里长的湖岸线,还有20多条入湖河道,可以说是太湖上游最后一道防线。省人大代表、宜兴市市长王中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守住这条防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守住这条防线?王中苏给出了六字答案:“调、建、清、控、治、创”。他解释说,“调”就是要加大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改创新,提升其科技含量,推广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宜兴将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光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投资5亿元建230公里污水管道。“清”就是今年要将宜兴境内主要入湖河道清淤完毕。“控”就是养殖业要退出沿湖5公里和主要入湖河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就是所有工业企业都要实行污水治理,去年宜兴已经关闭了270家“小化工”,今年将达到350家。“创”就是今年底宜兴要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要求。

不论何种治理措施,都必须是科学的方法。王中苏对杨卫泽代表(无锡市委书记)提出的成立太湖研究院的建议表示十分赞同,认为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统筹太湖流域各地的治理和保护行为,增加治理的协同性。

“保护母亲湖人人都有责任,宜兴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王中苏告诉记者,宜兴愿意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去年关闭了所有的矿山宕口,今年还规定在环保敏感地区禁止新增工业用地。“只有勇敢地承担责任,才是对老百姓负责。”

王中苏认为,要治理好太湖,地方政府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拿宜兴污水管道建设来说,去年政府拿出了7个亿,今年还要再拿出5个亿,而整个工程总体投入将达17亿元。如果这17个亿全投入地面上的城市建设,建设成果将很明显,老百姓立刻就会说好;但现在全铺在了“地下”,有部分老百姓还表示出不理解。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地方政府将很难执行下去。“我们多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欠的账迟早要还,太湖水危机逼着我们抓紧还。”太湖治理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可以缩短这个过程。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宜兴原有的环保产业将何去何从?王中苏分析说,宜兴的环保产业有前景也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已占全国的13%左右,占全省50%左右。但仍以设备生产为主,大部分还不具备配套的工程能力,处理效果还不高。宜兴将继续发展环保产业,下一步政府要加强引导,着重提升这一产业的整体层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王中苏:守住太湖上游的最后一道防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