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土左旗代表团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议案》被列为1号议案。10月20日~21日,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景瑞带领部分委员对1号议案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经查,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村仍有20.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占该市农村总人口的16%。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实施以来,兴建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供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呼和浩特市农村人口为129.45万人,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饮水安全工程可以解决109.18万人的饮水问题,解决率位居全区各盟市前列。
在此次进行的实地调研中,4个问题引起了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关注:第一,调查复核时确定有20.27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14万人已被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但受人口迁移和水质污染因素的影响,其余6.27万人为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未被列入国家规划;第二,供水主管网已经铺设到村口,但是由于村级管网不配套或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村级管网因年久失修、老化、破损严重不能正常运行,导致404个自然村的人口吃不上自来水;第三,清水河县、和林县有354个村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区,当地农民靠集雨水窖及旱井吃水,但目前集雨水窖集雨面不足,急需提高蓄水量;第四,已经建成运行的水厂因为运行成本高、水费收取难等原因,供水能力发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