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优质确保供水
南京水司制定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制水设施、供水管网、水质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了周密的准备。9月底开始,南京水司对下属各水厂、服务点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以安全生产、治安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大检查,彻底清除事故隐患。北河口水厂等5座水厂还进行了“防液氯泄漏演习”等一系列十运保供演练,确保十运会期间供水万无一失。南京水司表示,从目前开始到十运结束,一律不安排任何计划性停水。
窗口服务部门对14处比赛场馆、所有的84家接待宾馆以及各大医院、旅游景点等十运会重点保供单位逐一上门服务,发放“供水服务联系卡”,并对周边消防栓、供水管道闸门等供水设施进行全面“体检”,保证十运会期间正常运转。此外,管线抢修部门和工程施工单位联手组建有200人组成的五个保供小组。十运会期间,各保供小组放弃节日休假,二十四小时整装待发,根据十运会运动场馆和运动员下榻宾馆的分布,分片做好重点区域的供水保障。
为了做好十运会主赛场奥体中心的供水保障,已提前同时两条管道对奥体中心供水。10月11日至23日比赛期间,管线抢修部门每天比赛时间安排供水抢修车辆和专人到奥体中心待命,随时处理应急事件。同时,每天安排专人巡查奥体中心周边的供水管道、闸门及消防栓,保证供水设施完好,确保漏水及时修复。此外,南京水司还精选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小分队,进驻包括奥体中心在内的十运主要场馆,以确保万一发生内部供水管道故障,能得到及时维修服务。
据悉,南京水司投资20余万元,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率先推出了集信息传递、科学调度、供水抢修为一体的数字化供水抢修指挥车,指挥车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借助于完善的供水地理信息系统GIS,改变了以往通过电话掌握信息、下达指令的工作程序,便于快速、准确地制定抢修决策,下达抢修指令,大幅度提高了爆管抢修的反应速度、缩短抢修时间。十运会前夕,供水抢修部门对所有抢修设备、车辆进行彻底检修,80多人的抢修队伍二十四小时值班待命。同时,配备了3辆应急送水车,在爆管抢修、计划停水等情况下可义务上门为市民送水。如遇突发爆管抢修,严格执行《应急处置预案》要求,确保2小时内止水,并尽量带水作业,缩短停水时间,降低抢修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供水热线“52260000”二十四小时服务,是沟通市民与供水服务部门的桥梁,担负着南京市区供水的各类报修、咨询和解答任务。
生产能力奠定基础
南京水司在江南、江北拥有北河口、上元门、城南、城北、浦口五座水厂,日供水能力可达到180万立方米。为保证十运会供水的顺利进行,自来水总公司仅今年以来就投入资金3千多万元,更新设备,改进工艺,维护管网。实施了包括北河口水厂老厂区变电所改造、北河口水厂新老厂二泵房电气改造,以及北河口水厂、上元门水厂、浦口水厂3座主要水厂的自控系统改造,此外对上元门水厂、浦口水厂变电所加装保护装置、新建城南水厂35KV变电所等数十项供水必保重点技改工程。上元门水厂至玄武湖引水二期工程已顺利完成并交付使用,每天可向玄武湖供应冲洗水28万立方米,改善了玄武湖及内秦淮河、金川河水质,提升了南京市整体水环境。
南京水司组织力量,日前对全市所有窨井盖、消防栓进行巡查,对有损坏的及时给予维修更换,同时截止9月底,还更换全市主次干道上口径500毫米以上供水闸门33只,确保闸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启闭。
为确保自来水水质,南京水司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对一、二、三级水源保护区建立了巡视制度。自来水的生产实行总公司中心化验室、水厂化验室、班组检验三级水质监控体系,对水质层层把关。生产车间每小时要对生产中的自来水浊度、余氯等指标进行检测;水厂化验室每天都要对长江源水、出厂自来水进行水质分析;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每月则要对分布在全市的110个管网水质监测点的浊度、余氯含量、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100余项主要指标进行采样分析。多年来,南京的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今年达到99.9%,水质全国一流。甘甜、洁净的自来水,必将使八方来宾对南京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管道改造“血脉”通畅
今年以来,为配合城市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南京水司先后进行了双桥门立交配合改管、滨江大道建设配合改管、九华山隧道配合改管、双桥门立交配合改管等道路建设配套工程。完成了亚东仙林大道、经五路、上新河路、奥体新城区等管道敷设施工。仅在河西奥体新城区,就相继完成了南湖路、青石埂路、纬七路、上新河路、纬九路、经四东路等一系列道路的改管和新建道路的上水工程。位于紫金山北侧的马栖路至环陵路口径800毫米移管工程、麒麟路口径800管道敷设工程,由于东延高尔夫球场、马术场,是十运会市民和游客前往东郊观看比赛的必经之地。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如期交付,通过验收。另外,给奥体中心、绿博园、全民健身中心、新火车站、地铁沿线车站、白马公园激流回旋赛场、马群马术运动场、高尔夫比赛场、南京体育学院仙林分院自行车比赛场等十运场馆30余项接水工程。各项工程总量为近年来最高。
经过大规模改造后,完善通畅的供水管网,犹如一张供应有力的地下“血脉”,有力保证了城市的运转和十运会地顺利召开。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