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今日播报 » 正文

我市6万多农民告别饮水难(11-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2  来源:大连晚报  作者:张晓昭  浏览次数:176
核心提示:我市6万多农民告别饮水难甘区营城子村两千户村民家中水缸昨“下岗”,并先于城区取消人工入室抄表;我市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展开■文/图实习生任冬梅于蕾■首席记者张晓昭本报讯甘井子区营城子镇营城子村2000户村民昨日彻底告别了半夜接水喝的日子,实现了24小时通自来水的
我市6万多农民告别饮水难(图)
我市6万多农民告别饮水难

  甘区营城子村两千户村民家中水缸昨“下岗”,并先于城区取消人工入室抄表;我市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展开

  ■文/图实习生任冬梅于蕾

  ■首席记者张晓昭

  本报讯甘井子区营城子镇营城子村2000户村民昨日彻底告别了半夜接水喝的日子,实现了24小时通自来水的多年夙愿!当日,来自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办公室的消息说,目前,全市农村共有199项饮水工程开工建设,其中竣工的40多项工程可解决1.9万多户、6万多名农民的饮水困难。据了解,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被列入年初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的19件实事中,其中要求,“今年内解决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我市农村饮水工程正在庄河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甘井子区和长海县同时展开。甘井子区现在已有拉树房村、柳树村、夏家河子村3项工程竣工通水,加上营城子村,已使3110户、9500多人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记者在营城子村看到,用上24小时自来水的村民家中并没有水表,一种被称为“采集箱”的“水表”,由市自来水集团公司挂在沿街民宅的外墙壁上,抄表员打开“采集箱”就可知道附近几十家居民的实际用水量,而无须逐户登门抄表。

  村民丁富成告诉记者,由于海水倒灌,村里多年来一直在喝苦涩的咸水。1995年,村里引入了“碧流河一根管”,终于有了自来水。但水量有限,村里只是在每周四供一次水,村民即使能接到水,也得半夜起来接,有的地势较高的村民家不得不自购水泵,才能接到水。尤其是夏天,接的水在水缸中储存一周后,通常已变了味。村委会负责人说,这次,各级政府和村里投资1500万元,给全村安了总长17000米的自来水主管道,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

  为了节约用水,珍惜得之不易的成果,村委会昨日发出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自觉限量定额用水,“每表每月定额用水5吨”。

  图片说明:洗菜、做饭用上自来水,是营城子村村民以前很难想象的。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我市6万多农民告别饮水难(11-23)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