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9~20日万泰认证中心分别对公司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文件运行情况监督审核和2005年11月4-5日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监督审核及2005年11月10-11日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第二阶段监督审核,审核中共发现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文件运行不符合项2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第一阶段审核不符合项4项,第二阶段审核不符合项4项,都属一般不符合项。从外审情况看,全体员工以安全供水为宗旨、优质服务为目标、保护环境为己任。按照去年年初确定的经济/技术指标,紧紧围绕质量/环境/安全方针,勤奋劳动,扎实工作,为实现质量/环境/安全承诺提供了强有力的体系管理保证。
“适宜”是构建“和谐”供水的基础
该公司二科二室二部一车间都能紧紧围绕公司质量/环境/安全方针:水质达标—满足社会需求;满意服务—奉献千家万户。预防事故,改善环境,实现质量/环境/安全承诺;预防污染,改进设施,构建绿色环保企业。总目标:危险废弃物处置率100%。纸张消耗今年比去年节约4000张,电耗严格控制在经济责任制内,逐步淘汰1211灭火器,重大伤亡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生率为零,同时针对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把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目标量化、细化、标准化。方针和总目标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该公司管理上的延伸,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了员工的健康安全和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构建了企业的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目标管理网络,形成了层层分解、环环相扣、沟通协调、紧密配合的质量/环境/安全管理格局。公司先后获得了2005年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称号;市级“创安”先进单位;第七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局级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是与企业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因而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在该公司实施运行是适宜的。
“有效”是构建“和谐”供水的关键
“有效性”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灵魂和生命,也是构建“和谐”供水的具体体现。作为供水企业,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衡量企业的“有效”就是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辛勤的耕耘,得到丰硕的成果。去年实现产水1817万吨,售水1450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管道安装业务总量775万元,工业总产值2472万元,实现利润326万元,圆满地完成了二OO五年工作目标和生产任务。这些都与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一扩大、二调整、二建设、二开展、三活动”的工作目标分不开的。
该公司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克服重重困难,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建设需要,不断拓展水区域。先后完成了环城北路东延DN800、广福路东延DN800等大口径供水达到7800米。去年新拓展市区周边供水村庄11个,新装和改造一户一表5716户。完成了万国建筑博览城供水管道安装DN300、400米;DN200、600米。全年共安装DN75以上供水总管安装43.7公里,DN75以下总管安装111.8公里,目前供水区域东至甬金高速连接线、西至义东交界处、南临环城南路金罗马山庄、北至高科技工业园区,供水区域东西达到11公里,南北达到6公里之多。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和市民生活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去年该公司为加强环境管理和改善硬件设施,总投资约420万元投资仓库建设项目。包括库房建筑面积达922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1809平方米;道路C30砼混凝土路面2784平方米。工程自2005年5月1日开工建设,至12月18日主体工程和道路施工竣工。建设过程中在建设方、施工方、质检方、监理方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施工按建设规划部门和设计要求施工,抓好施工组织,把好工程中的质量关,狠抓施工人员的安全,制定施工人员操作管理制度和施工用电操作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到以安全促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确保上述工程施工如期竣工,该公司已经组织了有关部门对各主体工程和道路进行竣工验收,符合设计、质检要求,全部通过合格竣工验收。
由此可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促进、加强、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是有效的。
“充分”是构建“和谐”供水的保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且像传统国有企业,更需要不断增强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目标,以人为本,做好城市供水工作,这在客观上要求全体员工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要有充分的认识。去年该公司主要开展了三项活动,并把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充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效能建设:该公司针对勘察设计工作效率低的状况,招聘了一名给排水专业人员,提高了勘察设计、图纸绘制速度。同时对用户调查中不满意项的内容,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整改措施落实到职能部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用户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没水喝到有水喝,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喝好水到服务优,都给城市供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该企业投资70余万元增添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力争做到企业管理科学化、数据处理网络化、资料收集信息化,使该公司的企业经营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行风建设:根据行风建设要求,成立政风、行风组织,制定计划,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该公司狠抓抢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年完成了110联动抢修130次,承诺制兑现率为100%。针对供水服务区域扩大交水费人多点少,交费排长队的现象,该公司投资3万多元开展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联网收水费业务,方便用户交纳水费,投资10万多元解决“黄水”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认为要形成良好的行风,提供优质服务就应该与时俱进出实招、开拓创新谋发展。去年6月份以来,该公司紧紧围绕6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进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贯彻等活动。主要采用“培训教育、课题研讨、撰写论文”的方式,抓知识的普及,促技能的提高。通过派员到金华水质中心参加学习,以及送化验人员到上海进行新仪器使用的培训来提高员工技术素质。该公司还组织全体员工由化验室主任为大家上题为“实施《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专题讲座,更使大家对新标准出台的目的意义,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对策和下一步的打算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企业借《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宣贯”之良机,运用内部挖潜:“因时制宜抓培训、因人制宜抓学习、因地制宜促技能”的手段,激发了广大员工钻研专业知识的兴趣,形成了“比、学、赶、帮、超”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
由此可见,该公司所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方针、目标是适宜、有效和充分的,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但也还有不尽人意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⑴、老城区现有的供水管网老化,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后黄水问题日趋突出,到户水质质量难以保证。群众反应较多,但目前企业又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改造,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⑵、漏损率居高不下,比以往上升了5个百分点。由于城市道路、园林绿化面积扩大,环卫、绿化用水量增大,不通过计量取水,无法收费;加上城市建设供水管网时有被挖破损坏,以及城市供水总管爆管次数较多等原因,二○○五年供水漏损率指标高于往年4—5个百分点。
⑶、职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目前状况而言,无论从水质、水压到安装、修理,都对供水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凸显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解决问题能力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所以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应该产生的问题,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⑷、部分员工对公司推行质量/环境/安全体系的工作,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不是积极主动参与,实际工作中违反体系文件的行为时有发生。
⑸、实施体系过程中的内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内审员的审核技能需要在今后的内审工作实践中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
歌寓未来、信念永恒。广大“供水人”只有做到工作创新实字当头,用心服务以人为本,才能谱写出科学发展的新篇、共创水业辉煌的明天。在新的一年中该企业将通过管理评审、内审和监督审核,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力求供水事业更快发展。相信该公司全体员工能通过质量/环境/安全三体系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三驾马车”创和谐供水之势。从另外一个层面“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将为供水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强大后劲,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谱写出供水发展史上辉煌的新篇章。图为该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管理评审时的场景。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