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万宁市万城镇的水边、红荣、宾王、车头、三联和新兴等6个村委会的居民,一直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井水,1.3万人饮水不安全。饮用不洁水导致当地不少居民患上恶性疾病,何时能喝上安全
万城镇1.3万居民饮用不洁水
万宁市水务局:供水工程本月内可动工,明年春节前让当地居民喝上放心水
村民反映
饮用水上漂着白色油状物
昨日上午,记者到万宁市万城镇的水边、宾王和红荣等村委会采访,所到之处,提及饮水问题,当地居民都是一脸愁容。
万城镇水边村委会第三经济社的42岁居民夏永明及其家人说,从他家的井里打上来的水,在水桶里放半个小时左右,水面上就会漂浮着一层淡黄色锈状物,桶底有一层泥状的沉淀物。
村民何小蓉反映,她家水井里的水,有一股怪味,打上来静放约一个小时后,就能看到水面上漂着一层白色油状物,而水桶底部有一层红色铁锈状物。她说:“这种井水用不着拿去化验,光从表面看就知道不能饮用。太脏了!”记者从何小蓉家的水井里打上一桶水,舀起一勺细闻,只觉得一股淡淡的酸味扑鼻而来,这可能就是她所说的怪味。
不良后果
生活不便有居民患恶疾
何小蓉告诉记者,水质太差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白色衣服用这样的井水洗,便会被染成不均匀的淡黄色。新毛巾洗过两三次后,也会沾上一些黄色的锈状物,看上去脏兮兮的。何小蓉比较爱清洁,每次洗澡都要用过滤过的井水,而过滤一两桶水都需要好长的时间,这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相比而言,喝不卫生的井水容易患上癌症等恶疾的问题这更让当地居民揪心。“我们这6个村委会每年都有几人死于癌症,这里的居民患癌症的比例在整个万宁市是最高的,估计不卫生的井水就是罪魁祸首。”当过乡村卫生员的夏光福认为,长期饮用不卫生的井水是当地不少居民患癌症等恶疾的主要原因。
检验结果
多项指标未达饮用水标准
从2005年初起,万宁水务局多次到万城镇的水边、红荣、宾王、车头、三联和新兴等6个村委会抽取水样,然后送到万宁市卫生防疫站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6个村委会的生活饮用水的色度、浑浊度、锰、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多项指标严重超标,远远未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据分析,该6个村委会的饮用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引起的。因为当地的排水管网不太完善,大量排放的生活污水便通过土壤渗透到水井里,严重影响到井水的水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
土法应对
备用简易的井水过滤池
记者到万城镇的水边、宾王和红荣等村委会采访时发现,记者所到的居民家里,每户人家都备有一到两个简易的井水过滤池。60岁的老阿婆朱妙英介绍,过滤池一般是用水泥筑成,池里放有沙子、碎石、瓦片、木炭和红砖等物。居民将水打上来后倒在过滤池里,经简单过滤后,井水一滴滴往下流,底下用一个塑料桶接住。朱妙英说,一般要四五个小时才能接满一桶过滤水。
“村民们用这种土法过滤井水,只能将一些固体杂质除掉,改善井水的色度和浑浊度,而井水里的锰、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却仍会留在水里,根本无法达到净化井水的目的。”宾王村委会71岁的退休教师肖永信忧心忡忡地说道。
萌生商机
卖水者每月赚2000多元
因为当地的井水不干净,而群众对标准饮用水却有普遍的需求,个别“有经济头脑”的人就想到去外地运水来卖。何亚三现在就每天以卖水为生,他开车到外地运纯净水回来卖,收入还算不错。
何亚三开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一个用锡皮制成的水罐,水罐的容积为1立方米,能装1000公斤水。每100斤水他卖1元,除去部分消耗外,每罐水一般可卖18元左右。他一般每天可卖约15罐水,扣除三轮车的燃料费及其他费用,每个月都能赚2000多元。
何亚三说,前来买水的居民只是用来炒菜、做饭和烧水喝,一个四五口的家庭买1元的水一般可够用两天,负担不算太重,不少家庭都能接受。
居民祈盼
能喝上卫生的自来水
听说记者来对当地的饮水情况进行采访,水边村委会副主任刘光荣热心地带着记者走村串户。刘光荣说,在当地就算挖20米深的深水井,打上来的井水静放后也会有沉淀物,同样是不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安装自来水。
刘光荣称,他和其他几个村委会的干部曾联名向万宁市政府反映此事,希望政府能采取措施,尽早解决当地饮水难的问题。万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要给当地6个村委会安装自来水,可后来此事却没了下文。记者采访时,当地的多数居民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早日安装上自来水,以喝上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水务局
春节前解决居民饮水难
据了解,今年初,万宁市政府2006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就包括:建设万城镇至红荣供水工程和至石梅湾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万人和2.8万人。
万宁市水务局局长符忠英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省水务局和万宁市政府对万城镇部分居民饮水难的现象十分重视,一直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关部门设计的《万宁市红荣供水工程方案》,已通过省水务局专家组的评审。根据该方案,施工图设计管网部分将铺设到每个自然村的村头(从自然村的村头到每户居民家中的管网没有计入),管网覆盖6个行政村,内容包括配水管道安装、水表、阀门安装排泥井、排气井建造、人工挖管沟等土建工程及其安装工程等,该部分造价为265万多元;第二部分为从自然村的村头到每户的管网造价,该部分造价按60元/人计算,6个村委会共14922人,该部分造价为89万多元。
符忠英介绍,“万宁市红荣供水工程”的专项资金目前已全部到位,工程将在本月内动工兴建。按计划,该工程今年底可建成。万城镇6个村委会1.3万居民最迟可在明年春节前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彻底告别饮水难的现象。
、卫生的水是当地万余居民共同的愿望。记者 杨作品 文/图
万城镇1.3万居民饮用不洁水
万宁市水务局:供水工程本月内可动工,明年春节前让当地居民喝上放心水
村民反映
饮用水上漂着白色油状物
昨日上午,记者到万宁市万城镇的水边、宾王和红荣等村委会采访,所到之处,提及饮水问题,当地居民都是一脸愁容。
万城镇水边村委会第三经济社的42岁居民夏永明及其家人说,从他家的井里打上来的水,在水桶里放半个小时左右,水面上就会漂浮着一层淡黄色锈状物,桶底有一层泥状的沉淀物。
村民何小蓉反映,她家水井里的水,有一股怪味,打上来静放约一个小时后,就能看到水面上漂着一层白色油状物,而水桶底部有一层红色铁锈状物。她说:“这种井水用不着拿去化验,光从表面看就知道不能饮用。太脏了!”记者从何小蓉家的水井里打上一桶水,舀起一勺细闻,只觉得一股淡淡的酸味扑鼻而来,这可能就是她所说的怪味。
不良后果
生活不便有居民患恶疾
何小蓉告诉记者,水质太差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白色衣服用这样的井水洗,便会被染成不均匀的淡黄色。新毛巾洗过两三次后,也会沾上一些黄色的锈状物,看上去脏兮兮的。何小蓉比较爱清洁,每次洗澡都要用过滤过的井水,而过滤一两桶水都需要好长的时间,这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相比而言,喝不卫生的井水容易患上癌症等恶疾的问题这更让当地居民揪心。“我们这6个村委会每年都有几人死于癌症,这里的居民患癌症的比例在整个万宁市是最高的,估计不卫生的井水就是罪魁祸首。”当过乡村卫生员的夏光福认为,长期饮用不卫生的井水是当地不少居民患癌症等恶疾的主要原因。
检验结果
多项指标未达饮用水标准
从2005年初起,万宁水务局多次到万城镇的水边、红荣、宾王、车头、三联和新兴等6个村委会抽取水样,然后送到万宁市卫生防疫站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6个村委会的生活饮用水的色度、浑浊度、锰、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多项指标严重超标,远远未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据分析,该6个村委会的饮用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引起的。因为当地的排水管网不太完善,大量排放的生活污水便通过土壤渗透到水井里,严重影响到井水的水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
土法应对
备用简易的井水过滤池
记者到万城镇的水边、宾王和红荣等村委会采访时发现,记者所到的居民家里,每户人家都备有一到两个简易的井水过滤池。60岁的老阿婆朱妙英介绍,过滤池一般是用水泥筑成,池里放有沙子、碎石、瓦片、木炭和红砖等物。居民将水打上来后倒在过滤池里,经简单过滤后,井水一滴滴往下流,底下用一个塑料桶接住。朱妙英说,一般要四五个小时才能接满一桶过滤水。
“村民们用这种土法过滤井水,只能将一些固体杂质除掉,改善井水的色度和浑浊度,而井水里的锰、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却仍会留在水里,根本无法达到净化井水的目的。”宾王村委会71岁的退休教师肖永信忧心忡忡地说道。
萌生商机
卖水者每月赚2000多元
因为当地的井水不干净,而群众对标准饮用水却有普遍的需求,个别“有经济头脑”的人就想到去外地运水来卖。何亚三现在就每天以卖水为生,他开车到外地运纯净水回来卖,收入还算不错。
何亚三开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一个用锡皮制成的水罐,水罐的容积为1立方米,能装1000公斤水。每100斤水他卖1元,除去部分消耗外,每罐水一般可卖18元左右。他一般每天可卖约15罐水,扣除三轮车的燃料费及其他费用,每个月都能赚2000多元。
何亚三说,前来买水的居民只是用来炒菜、做饭和烧水喝,一个四五口的家庭买1元的水一般可够用两天,负担不算太重,不少家庭都能接受。
居民祈盼
能喝上卫生的自来水
听说记者来对当地的饮水情况进行采访,水边村委会副主任刘光荣热心地带着记者走村串户。刘光荣说,在当地就算挖20米深的深水井,打上来的井水静放后也会有沉淀物,同样是不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安装自来水。
刘光荣称,他和其他几个村委会的干部曾联名向万宁市政府反映此事,希望政府能采取措施,尽早解决当地饮水难的问题。万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要给当地6个村委会安装自来水,可后来此事却没了下文。记者采访时,当地的多数居民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早日安装上自来水,以喝上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水务局
春节前解决居民饮水难
据了解,今年初,万宁市政府2006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就包括:建设万城镇至红荣供水工程和至石梅湾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万人和2.8万人。
万宁市水务局局长符忠英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省水务局和万宁市政府对万城镇部分居民饮水难的现象十分重视,一直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关部门设计的《万宁市红荣供水工程方案》,已通过省水务局专家组的评审。根据该方案,施工图设计管网部分将铺设到每个自然村的村头(从自然村的村头到每户居民家中的管网没有计入),管网覆盖6个行政村,内容包括配水管道安装、水表、阀门安装排泥井、排气井建造、人工挖管沟等土建工程及其安装工程等,该部分造价为265万多元;第二部分为从自然村的村头到每户的管网造价,该部分造价按60元/人计算,6个村委会共14922人,该部分造价为89万多元。
符忠英介绍,“万宁市红荣供水工程”的专项资金目前已全部到位,工程将在本月内动工兴建。按计划,该工程今年底可建成。万城镇6个村委会1.3万居民最迟可在明年春节前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彻底告别饮水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