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其他新闻 » 正文

WWF发警告:修筑大坝不能缓解欧洲水荒(9-2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324
核心提示:当今夏的滚滚热浪烧灼着整个欧洲时,全球性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出警告,修建更多的水库和蓄水坝不仅不能解决欧洲的缺水问题,反而可能对现有的稀缺水资源造成损害。    连续数月的降雨不足和旷日持久的高温,已给欧洲很多地方造成了严
当今夏的滚滚热浪烧灼着整个欧洲时,全球性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出警告,修建更多的水库和蓄水坝不仅不能解决欧洲的缺水问题,反而可能对现有的稀缺水资源造成损害。
    连续数月的降雨不足和旷日持久的高温,已给欧洲很多地方造成了严重的干旱。有关当局已开始督促消费者节制用水,很多地方还颁布了禁止使用水龙带和洒水车的命令,并禁止给游泳池充水或冲洗汽车,伦敦的市长甚至告诫市民们冲洗厕所别太频繁。
    令WWF担忧的是,尽管人们知道水库会通过其表面蒸发损失大量的水,有关当局仍在建议修建更多的水库和蓄水坝以应付未来的干旱。“让欧洲深受其害的并不是缺少大坝或水库,而是对水资源的浪费,”WWF的乌特·柯丽博士说,“在一些最干旱的地区,低效率的农业灌溉通常浪费了40%水;像欧洲的很多大城市中的水管泄漏则造成了另外高达1/3的水资源浪费。”
    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供水能力正在下降。在意大利,水库面临干涸的危险,波河只剩下缕缕细流;在西班牙,水库水位只有去年的40%;南欧国家拥有全欧洲面积最大的灌溉农田,单位面积土地的灌溉用水比欧洲其他国家多3倍。
    造成当前危机的另一个因素,是欧洲地区大面积的湿地已经丧失,比如在意大利,至少已有80%的湿地消失殆尽。湿地相当于储水的海绵,一旦被破坏,水就会消失,就算修建再多的人工蓄水设施也无法取代湿地的作用。
    “中国应该从欧洲水荒的案例中吸取教训,贯彻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把工作重点从修建大坝和水库转向提高用水效率、恢复湿地和治理破碎化的大江大河上来,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淡水与海洋项目主任李利锋博士说,“大水电、大水库的无序建设,不仅破坏了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会进一步刺激高耗能、高耗水产业的发展。而这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WWF发警告:修筑大坝不能缓解欧洲水荒(9-27)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