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水司是一个县级小型供水企业,担负着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2万余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供应的重要任务。现有在职职工48名,日平均供水2300余立方,全部采用地下水。有水厂一座,生产井2眼,备用井1眼,1000立方高位蓄水池一个,供水方式及流程为:从水源井抽出的原水送到水厂清水池,经过加氯消毒后二次加压送入管网,当压力达到一定限额后将富余水量打入高位蓄水池。这套供水系统的优点在于:第一它可以自动调节管网系统压力,使之保持在一个基本恒定质内,可以保证管网承受压力均衡;第二,高位蓄水池内可以有一定量的储水量,在发生突然停断电或突发情况下有一定数量的调节水量。但是,由于这套系统科技含量低,加之受自然条件和一切主客观因素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因高位蓄水池与水厂相距2公里以外,水厂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获得高位水池的水位状况,而是依靠值班人员定时电话通知水厂,既造成人力浪费,又不利于安全生产,水池溢水现象时有发生。二是2002年新建的水厂是合建式结构,地下是清水池,地上室内分别设置了配电盘兼操作间、加压泵房和加氯间组合式建筑。这种建筑结构一是不利于安全生产,二是室内阴冷潮湿,长期下去不利于职工健康。三是操作控制设备和阀门等设施陈旧落后,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操作繁琐,故障率高。
为了彻底改变这些弊端,从根本上改善操作条件,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生产,沁源县水司经过多方考察对比,选择并委托太原某科技公司对供水系统本着“先进、实用、经济、可靠”的原则进行了自动监控技术改造。将操作控制室迁出与配电室、清水池分离,以水厂为集中控制中心,将水厂的日常运行状况、高位蓄水池和水厂地下清水池水位状况、加压泵和水源井潜水泵的开停控制,出厂管网压力、流量、用电质量等都集中于总控制中心进行监控操作,将加压泵阀门全部更新为电动阀,水厂工挖机对被测点采用依次循环发送查询命令的方式将每个测点的实时数据通过无线数传电台或双绞线传入水厂计算机,实行数据采集、画面显示、自动打印报表等一整套自动监测控制,还可以将数据和画面以有线的方式传入公司,经理和值班领导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水厂及供水系统实行远程监控。
实践证明,该系统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功能:高位蓄水池水位实时无线远传,动态显示,具有液位上下限报警功能;水厂地下清水池水位实时动态显示,具有液位上下限报警功能;水源井泵房潜水泵远程遥控开停功能;出厂水管网压力、流量的实时监测、显示功能;加压泵的开停及运行状况动态显示、集中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停及运行状况动态显示、集中控制。;电量参数的实时监测功能;公司(经理或值班领导)对水厂供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历史数据的查询、打印功能;具有电器设备缺相及三相不平衡、电压过高过低、电流过高等保护功能。
从2004年11月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平稳的运行状态,不但提高了安全生产的可靠性,而且还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故障和事故,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