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纽约100多英里的北边,是一片林木茂盛的山地,有许多干净的水源。纽约市在那里逐步建成了水库供水系统,所有用水全靠这些水源地供应。现在每天的供水能力达到13亿加仑(1加仑相当于4.55升),是全球最大的供水系统。这片水源地约2000平方英里,包括19个水库和3个湖泊,能容纳5800亿加仑的水。这些水库和湖泊分成三大水系,每个水系中的水库与湖泊用管道连接,可以相互调节水量,再通过主管道向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水质非常纯净,90%不需加工过滤就可以饮用。而且,从水源地到纽约,水的输送可以靠地势落差自流,所以,纽约水费非常便宜。
严设防 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对于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纽约人非常珍视。纽约有许多保护水源的法规,比如《安全饮水法》、《地表水处理规定》,加上联邦和州政府制订的《国家饮水条例》、《纽约州卫生法》,以及1997年制订的《水源保护条例》,形成了一整套的水源保护制度。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不仅要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还必须有如何把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具体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环保局随时监督检查。这些法规和措施,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了水源地不受污染。
由于水源地区不属纽约市管辖,纽约就向当地政府提供资金,建立了103个废水和污染物处理厂,确保进入水源地水库和湖泊的水都达到洁净的标准。在废水和污染物处理厂覆盖不到的农村地区,纽约市提供了2.2万个小型过滤箱处理家庭废水。仅1997年至2002年,为修理和更换这些小型设备,纽约环保局就耗资1300万美元。2002年,环保局还斥资2.4亿美元改造了许多废水处理厂。
为保证水质,纽约环保局在水源地设了300个监测取水点,每周取3.3万份水样进行检测。纽约市区还有892个取水监测点,每天抽取1300份水样,进行水质硬度、混浊度、气味、病菌、有机物、氯气含量等多项指标的全面监测。这个检测系统是由环保局和卫生局共同建立的,一旦发生因水污染导致的疾病,很快就可以查到原因。另外,为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水中还添加了氯进一步杀灭病菌,并加进氟,防止牙病。
防干旱 千方百计节约用水
纽约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因干旱缺水的情况。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纽约市制订了干旱警戒计划,在不同的阶段对用水进行限制,纽约市民在这方面相当配合市政府。1980年时,纽约每天用水量为15亿加仑,而目前是11亿加仑,25年来降低了近30%;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也从1980年的188加仑,减少到2003年的136加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
纽约的节水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造设备,防止漏水,减少用水;二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动员全体市民自觉节水。它用声呐设备检查主要输水管道线路的漏水情况,每年检查1/3,每3年检查一遍。对各种消防龙头的阀门也定期检查,这样每年可以节省5000万加仑的水。厕所用水也是节约用水的重点部分。近几年来,纽约对11万户家庭的厕所进行了改造,仅此一项每年可节水9000万加仑。
纽约的节水教育活动更是多种多样。除了培训各公寓大楼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外,还有许多面向学生的教育活动,比如纽约市每年都举办中学生科学展览会,环保局的科学家会辅导学生研究设计节水装置,参加展览会,使学生们通过业余科学活动和展览,增加节水知识。他们还组织学生参观水源地,了解纽约的供水系统,通过潜移默化的办法,让孩子们知道纽约的水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