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污染减排有限下降的无奈:将是一场持久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8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4
核心提示:     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增量———污染减排与节能降耗,并称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大“约束性”指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日前,国家环保总局一份统计报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

      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增量———

  污染减排与节能降耗,并称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大“约束性”指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一份统计报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完成既定目标的形势依然严峻。前6个月,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达到1260万吨,年同比只减少0.88%。

  上海污染减排形势同样严峻。今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去年全国各省市污染减排的情况,上海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0.7%,与国家下达的当年既定指标——同比双降2%,尚有距离。

  因此,“十一五”期末,上海要不折不扣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必须从现在开始,与时间赛跑。

  来之不易的小数字

  污染减排与节能降耗,并称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大“约束性”指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减少10%。

  宏观指标,微观操作。全国污染减排任务被细分到各省市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2%。年终盘点,2006年全国污染减排形势严峻,仅北京、天津、江苏和甘肃4个省市完成“双降2%”的目标,包括上海在内的11个省市主要污染物实现下降,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

  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上海潜力何在?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指出,2005年,上海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1.3万吨,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达到30.4万吨。按照结构分析,上海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电力行业占主导地位,排放量占总量60%左右;化学需氧量的排放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占88%。因此,实施电厂脱硫,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是上海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的关键。

  加大减排力度,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去年上海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初步控制。上半年,宝钢电厂2号机组、外高桥电厂1号、2号机组,共95万千瓦燃煤机组的脱硫设施改造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000吨。改、扩建郊区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天,宝钢中水回用设施投入使用,关闭污染大户——上海化纤浆粕厂,化学需氧量减排2000吨。据统计,去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同比分别削减1%和0.7%。

  《2007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上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与2005年基本持平,黄浦江水质保持稳定,苏州河上下游水已无明显差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下降10%、16%和2%。

  有限下降的无奈

  上海去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达到310.85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02%,资金绝对值达到历史高点;

  签署减排“军令状”,硬性指标层层细化到镇政府、企业,并建立年终考核制度。

  资金到位,措施得力,为何上海没有完成当年“双降2%”的既定目标?

  专家释疑,客观原因有三。

  其一,“十一五”污染减排,上海任务繁重。根据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要求:到2010年,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6%,控制在38万吨/年以内,降幅居全国之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15%,控制在25.9万吨/年,降幅也居全国前5位。

  其二,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增量。去年,上海经济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GDP首度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上海常住人口比2005年增加30万,给污染减排带来切实的压力。以化学需氧量为例,去年上海新增排放量达1.6万吨。按照每人每天产生化学需氧量90克计算,仅人口增长一项,带来的增量就高达1万吨。

  其三,工程性措施建设周期长,发挥效应延迟。去年底,上海最大的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第二电厂脱硫工程开工,整个工程计划于2008年6月竣工,届时,装机240万千瓦的现役燃煤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万吨以上。2006年,上海全市共有6个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陆续施工建设,将在今后两年相继完工。自2003年12月启动的上海污水治理三期工程,今年年底才能正式通水。

  “减法”的持久战

  一场持之不懈的污染减排战役已经打响。

  减排任务已重新排定。今年,上海计划在2006年基础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再削减2%。从总体上看,2008年和2009年是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集中完成年,是开始发挥效益的重要阶段,化学需氧量2008年和2009年削减率将分别达到4.3%和6%,二氧化硫2009年削减率将达到17.9%,力争2010年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污染减排,是上海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支点。上海将通过严把入口、实施环境准入、淘汰劣势企业等措施,消化增量,削减存量,控制总量,行之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总量受限的前提下,上海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所需的化学需氧量不能突破分配总量,各部门和区县政府将通过提高污水截污率、污水处理效率,节约用水,清洁生产,科技攻关,以新代老等措施获得发展指标。针对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比重高的特点,上海还将“密织”城市污水处理网络。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8年底前,本市将确保完成竹园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升级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加强合流污水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及其他城镇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十一五”期间,上海还计划再建20余座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的收集管网,使污水处理网络更完善。到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管网将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95%,郊区污水治理设施将覆盖90%左右的城镇,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

  而“十一五”期间电厂脱硫方案也已明确,到2009年底,772.4万千瓦燃煤机组将完成烟气脱硫,新建机组全部实施脱硫、低氮、高效除尘工艺;到2010年前,上海计划关停209.8万千瓦小机组。仅此两项措施,可使二氧化硫排放每年削减19万吨,彻底改变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局面。

  污染减排全过程监管,将更加细致入微。目前,本市千吨级以上的污水排放口24小时的一举一动,都已在“电子眼”的监控之下,而完成脱硫改造的电厂,也将同步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上海正在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和治理措施挂钩的核定机制,以及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相关联的评估办法,并将适时公布全市和各区县、单位的污染减排情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污染减排有限下降的无奈:将是一场持久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