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将紧紧围绕“改善地质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全面提升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贵州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多年来,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前身——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111、114、地质大队等单位一道,踏遍高原,辛勤工作,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大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水文地质方面。他们在全面完成境内1:20万水文地质调查、重点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部分干旱缺水区农灌水文地质勘查、9个以县(市)为单元的1:10万水文地质调查区划和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向国家提交了《贵州省水文地质志》、《贵州省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贵州省热矿水调查评价报告》等大量成果。为综合研究全省表层带岩溶发育特征,制定表层带岩溶水开发利用方案夯实了基础,建起了表层带岩溶水的引、蓄、提与机井开采深层岩溶水相结合的模式。并在岩溶石山地区将这一模式应用于870余口成井的施工实践,指导实施了平塘巨木地下河、道真上坝地下河开发等示范工程,玉屏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建设,普定三岔河、兴义白碗窑等地的深井取水工程,取得了总供水量2.43亿立方米/日的成效,结束了我省干旱地区近10万群众的饮水困难历史。
工程地质方面。他们运用浅层地震、电磁波CT、声波探测、孔内三维彩色成像和数字反演等先进勘察手段,对瓮福磷化工基地、龙洞堡机场、沪瑞国道坝陵河大桥,金沙、黔西、纳雍电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成功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为我省国防军工、基本建设和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地质技术支撑。
环境地质方面。该院积极为政府部门在地质环境管理和各地落实减灾防灾措施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建立了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在汛期,及时向社会公众及有关方面提供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另外,还完成了赤水大同、印江岩口、思南及石阡县城、习水隆兴镇、盘县松河乡等处重大地质灾害典型示范治理工程施工。在三峡库区实施了五个地质灾害防治施工治理项目。还积极配合盘县火烧铺煤矿、遵义铜锣井锰矿、万山汞矿等矿山企业,向国家争取到专项资金5520万元。
当天,国土资源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地矿局联合举办了“人类生存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论坛,国土资源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有关专家作了《物质循环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