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北京:3500只“电子耳”查漏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7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     夜里2时至4时自动监听自来水地下管网传出的声音,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漏水的地点,将信息处理后自动报警。记者从市自来水集团获悉,在本市32平方公里范围的自来水管网上已经安装了2000多台供水管网漏失监测仪器。到年底前,这种电子耳将在全
      夜里2时至4时自动监听自来水地下管网传出的声音,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漏水的地点,将信息处理后自动报警。记者从市自来水集团获悉,在本市32平方公里范围的自来水管网上已经安装了2000多台供水管网漏失监测仪器。到年底前,这种电子耳将在全市安装3500只。
  电子耳凌晨两点上“夜班”
  张颖军是市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主要工作是探查发现自来水管网是否存在漏水的地方。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漏水并准确判定漏水的地点,是个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他有了好帮手:供水管网漏失监测系统。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仪器分为两个部分,记录仪和巡视仪,供水管网漏失监测记录仪是个圆柱体,下面有个圆圆的磁铁,上面有个和对讲机一样的天线。张颖军说,磁铁能够使它牢牢吸附在铁质的自来水管网设备上,天线是用来发射信号的。据悉,工作人员将记录仪放在地下自来水管道上。凌晨2时至4时设备开始工作,自动记录管网上传出的各种细微声音,然后做分析处理。张颖军说:“晚上外界噪音少,市民用水也少,有利于设备准确判定管网上是否有漏水的地方。”
  工作人员将巡视仪放在车里或者放在电动自行车车筐里,然后低速行进,在外界干扰因素少的情况下,在200米左右的距离就能“唤醒”记录仪,然后接收它发过来的信号。
  实际功效不小
  经过10个多月的运行,这一系统主动查出了很多隐患,目前已经发现了306处漏点,而且许多漏点是刚开始渗水就被发现,有效遏制了部分城区供水管网破漏事故的发生。
  市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技术科副科长张孟涛说,过去要想发现地下自来水管网是否存在漏水的地方,工作人员只能挨个打开设备井,将带有耳机的设备放在管网上再用耳朵监听。漏失监测记录仪能自动监测一定区域内的管网,代替了人工频频打开井盖大面积筛查。根据报警信息,工作人员到有疑问的设备井下面探查,再用其他设备诊断管网上是否存在漏水的可能,并准确判定漏水的地点。
  市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副经理赵圻说,供水管道都是在地下,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漏水的地点,小的漏洞就形成大的漏洞,最终管道破裂自来水喷出地面,就变成大的事故了。这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还影响交通。“这种设备最大的功劳是能够实现区域化无人监控,现在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但是能减轻前期人工筛查的工作量。”
  今年扩大安装范围
  目前,市区供水核心区(北起平安大道、南至两广路,东起东二环、西至西二环)32平方公里内900多公里长的供水管线上,已经安装了2000多台记录仪。此外,在白纸坊至天坛、北太平庄等重要地区的重点管线以及重要会议会场、驻地周边的供水管线上也安装了该种记录仪。市自来水集团称,今年将再安装1000多台记录仪,使记录仪总数达到3500台,不断扩大自动监控自来水管网的范围,利用高科技手段降低自来水管网事故的发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北京:3500只“电子耳”查漏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