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11日电 一个家庭良好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开创和带动全社会的生活风尚。为打造蓝天碧水的生态宁波,为弘扬幸福城市的文明与节俭,东南商报和宁波市妇联从今天起开设“节能减排·我家有招”栏目,讲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节能经验,为家庭节能减排支招。
夏佩珍家的秘诀是用好9个盆(桶)
东胜街道泰和社区夏佩珍家住了三个人:夏佩珍和老伴、孙女。2007年元月至12月底,他们家的水表度数仅24.6吨多,水费只有近52元。这个用水量,一般三口之家两个月就达到了。昨天,记者走进夏佩珍家,探究其中奥妙。
夏佩珍家是两居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如此干净的家,用水却那么省,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夏佩珍的老伴纪金荣拿出两本快发黄的抄水账本,上面的数据显示,每月只用2吨左右水。纪金荣说:“有时抄水师傅4个月才来抄一次表,因为水用得太少,表上看不出来。”
阳台上,铁皮桶、塑料桶、塑料盆共放了6个,卫生间还有桶、盆共3个,这9个盆(桶)就是夏佩珍家的节水秘诀所在:平常他们洗脸时,只用毛巾沾一下表层水,洗澡只用一脸盆水,家里都不用淋浴;做饭时,用积下来的淘米水洗菜,第一遍洗青菜的水再用来洗土豆、萝卜等带土较多的蔬菜。洗完菜后,看起来比较干净的水留下来洗碗,然后将碗再用清水淋一下;洗衣服时,一般都分开洗,剩下的水用桶或者盆盛起来擦门窗、家具、地板、厨房、桌凳、马桶等;遇到下雨的时候,夏佩珍拿盆 (桶)等接水,用来清洁。每次下雨接的水,够用好几天呢。
夏佩珍说:“我的节水法一般人都不习惯。我今年74岁,做姑娘时,水一分钱一担,但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排队等自来水,1962年,我们用水还是轮船装运来的,这些事至今都忘不掉,于是养成了节水的习惯。虽然节省的钱倒不多,但看见电视上放的有些地方地面裂着大口子,好像有人张口要水喝,我心里特别难受,节水多了,心里好过了些。我家节水二十五六年了,现在我儿子、媳妇、女儿在自己家里都很注意节约用水,平时能利用的尽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