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北京郊区缺水 打井120米才见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25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3日文章,原题:北京郊区缺水现象日益严重在北京东北部一个村庄中,老挖井人赵朝阳(音)面临着被他称作“自然灾害”的境地:村子快没水了。由于缺少灌溉系统,这个位于北京市郊的村庄主要依靠临时打井。这种办法在中国十分普遍,但却年复一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3日文章,原题:北京郊区缺水现象日益严重 在北京东北部一个村庄中,老挖井人赵朝阳(音)面临着被他称作“自然灾害”的境地:村子快没水了。由于缺少灌溉系统,这个位于北京市郊的村庄主要依靠临时打井。这种办法在中国十分普遍,但却年复一年地使地下水不断减少。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使得整个湖泊干涸,甚至在有的地区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这并不仅仅是农业地区的问题。有望吸引110万游客的北京奥运会将有可能使得北京日常用水量增长10%。北京市官员已经从邻近的河北省调集了3亿立方米水源用作储备,但河北省同样也面临着缺水问题。

  根据里昂证券亚太市场的报告,北京人均淡水占有量约为143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低于约旦和以色列。

  赵先生坐在北京郊区木林镇一个新打的井旁边。他说,这口井有120米深,而24年前他刚开始打井的时候,大多数井只需要30米至50米即可。他说:“现在,我们要打到70米、80米、120米,甚至还不行。”在过去几年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打的井已经干涸了。67岁的赵先生说:“今年,我在这个村庄打了5口新井,每口都有120米深。”他表示,如果井水还需要供人饮用,则需打到180米深。

  美国农业部2003年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华北平原的地下水资源将于2030年衰竭。现在,一项耗资5000亿人民币的项目完工之后,将每年从南方向北京调集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由于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生态破坏,这一项目引来了批评的声音。北京市政府还花费巨资修复城市的用水系统,并计划提高水价。中国现在的水价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赵先生说,在他年轻的时候,水资源很丰富。六七月份时,经常下雨,到处都是水,他们家的房子甚至还被淹过。而现在,雨水很少,地面已经完全干涸。附近的潮白河早在10年前就已经大部分干涸了。

  对于北京的挖井人来说,以前用几天就可以完成的项目现在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现在挖的水井要比以前深。有几次,赵先生挖完井后没有看到一点水。他说:“缺水最令人害怕。如果老天不下雨,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华尔街日报:北京郊区缺水 打井120米才见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