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全部投资并施工的乡镇管网建设工程——长沙县暮云镇供水管网的改造重建工程,目前正进入高潮,预计全部建设工程将在7月底完工。
暮云镇位于湘江之滨,地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辐射延伸交汇中心——湖南长沙市城南,被称为三湘经济重镇。该镇距长株潭三市中心约18公里,是湖湘名副其实的“金三角”,1999年被定为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按规划了该镇在近几年内要建成一个30平方公里的经济发展核心区。五到十年时间形成一个20万人口左右,集工业、房地产、商业、生态旅游、科教文化于一体的暮云新城。镇上在九十年代便开始对内外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引入了伊莱克斯、正大集团、亚太实业等大型企业。由于镇上没有自来水,这些企业基本取水于地下,各自有一套供水管网系统。镇区地处红土层,地下水供量有限,时常连自己的供水都不能保证,镇上居民就更难以获得有保障的供水。虽然规划中的开发区早就完成了通路通电通信和平地,但缺水的问题没有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镇上曾将建水厂作为重要的招商工作来抓,因耗资过大,投入产出不划算而几度搁浅。去年,长、株、潭被批准为国家“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实验区”,而处于长株潭中心地带的暮云镇,则更多地承接了作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核心城市所带来的“扩散效应”,对自来水的要求更加迫切。2007年12月31日长沙市芙蓉南路从韶山南路延伸至镇区附近,从长沙城区输送自来水到暮云的条件基本成熟,镇政府和镇上居民以多种形式强烈要求与芙蓉南路配套建设的供水管道进入镇区。鉴于镇区原有分散铺设的管网口径小、各自为阵,且当初铺管时随意性很强,连完整的图纸都没有。区政府与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商谈,由供水企业出资,对镇区全部地下供水管网进行重新铺设,镇政府以土地补偿的方式资助长沙水司建供水加压站和供水配套设施。从2008年1月开始,从芙蓉南路通往镇区的供水管道正式开工,直径300mm,管长1100m,施工期间正值遭受罕见冰灾,运输不畅,管材供应断节,民工缺乏,为了让暮云镇的居民在春节前能喝上长沙城送来的自来水,供水施工人员踏冰卧雪,连续奋战,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按照承诺在春节前将水管从芙蓉南路铺设到了镇政府所在地。但要让整个镇区居民都用上从长沙城送来的自来水,还须按照镇区规划进行管网重建,在镇上南北大道、暮云大道等镇区主干道铺设直径300mm供水管道4100m,并与用户逐家上门商谈接管入户的事项。长沙水司之所以舍弃镇上全部旧管网重建输水系统,一是镇区扩大的需要;二是旧管网系统资产算价麻烦事多,折旧不合算;三是地下管线资料缺乏,增加接水入户的难度。由于长沙城送来的自来水水质水压有保证,加之镇政府相继推行了一些扶持新管网入户的措施,使新建管道基本做到了铺设到哪里,自来水入户就接通到了哪里。与此同时,原有以单位各自为阵铺设的旧管道全部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