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长江或成上海最大“供水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29  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91
核心提示:        记者在上周末市科协举行的“新民科学咖啡馆”获悉:上海的供水规划是到2020年,当上海人口达到2000万时,每天供水1400万立方米。但实际上,现在上海的人口已近2000万,到2020年估计将达2500万,每天的供水量将增加350万

 

        记者在上周末市科协举行的“新民科学咖啡馆”获悉:上海的供水规划是到2020年,当上海人口达到2000万时,每天供水1400万立方米。但实际上,现在上海的人口已近2000万,到2020年估计将达2500万,每天的供水量将增加350万~400万立方米。为解决申城潜在的水危机,有关方面正在修建青草沙水库以及没冒沙水库,未来,长江将成为上海最大“供水商”。

    两大水库加入“引水大军”

    “我们现在喝的水20%来自长江口,80%来自黄浦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吉余指出,“现在上海供水主要靠黄浦江,青草沙水库建成后,长江就成了上海的主要水源地。待没冒沙水库建成后,可以有五亿到六亿的供水能力,不仅可配合青草沙水库覆盖全上海的生活用水,而且能解决浦东的一部分生态用水。“但是,黄浦江的水源仍需保留和保护,因为它是可靠的淡水资源。”

    陈吉余认为,要解决申城潜在的水危机,得向长江“借水”。除了已有的宝钢水库和陈行水库,本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提出两个建库方案。围堤已露出水面的青草沙江心水库和规划设计中的没冒沙水库,也将加入长江“引水大军”。

    “东海碧海计划”将制定

    要让市民真正喝得放心,长江河口的“健康”需有保障。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副秘书长李道季指出,据调查,长江河口及毗邻水域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由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粪大肠菌群超标较普遍;富营养化平均指数已属重富营养化,频繁出现赤潮。

    据介绍,缺氧会使生物资源量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令海水中氧的溶解度下降。长江口海域的缺氧是季节性的,每年8月缺氧现象最严重。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减少海洋排污。据透露,一项绿化和净化长江河口和口外海滨流域的大工程“东海碧海计划”,已完成先期现况调查,进入制订行动计划的阶段。

    据悉,青草沙的水域环境基本是二类,现在地表水的标准,也基本是二类,但有时,可能是个别的区域水质会低一点,但待青草沙水库建成了以后,所供之水基本能达到一到二类标准。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博士生导师李道奇教授呼吁,长江河口的“健康”保护举措不是政府包揽的,广大市民可一同加入“护水大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长江或成上海最大“供水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