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级财政投入2亿元抚仙湖保护治理资本金。同时,将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保护治理投入
继续坚持“简政放权、属地管理、书记县长负责、加大执法力度”的管理机制,抓紧建立健全入湖河道河段河长负责制,抓好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建设,坚持有奖举报制度、定期巡查制度和月检制度,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侵占湖滩湖面、违法排污等行为。
进入下半年,玉溪市启动了投资1.5亿元的抚仙湖东岸环湖截污治污工程,先后召开了“三湖一海”保护治理抚仙湖星云湖现场办公会、抚仙湖保护活动日座谈会,举办了玉溪青年抚仙湖论坛、抚仙湖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高级研讨会与高级咨询会,保护治理抚仙湖的力度在加大。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也是我国目前尚存的为数不多的Ⅰ类水质湖泊,属于贫营养型湖泊的典型代表,它还是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占全国淡水湖泊水资源量的9.16%,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量的72.8%。
近年来,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科学规划、立法管理、全面保护、重点开发、高起点建设、部分禁控”的原则,健全完善抚仙湖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完成了对抚仙湖长远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禁止机动船艇营运,关闭抚仙湖周边采矿点,设立了抚仙湖禁止开发控制区,护湖治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确保了抚仙湖Ⅰ类水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抚仙湖保护治理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抚仙湖保护首席顾问金相灿指出,抚仙湖目前处于贫营养阶段,但具备发生富营养化流域条件,一旦污染,治理难度相当大,一定要有保护意识,把湖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理。抚仙湖是玉溪人民的母亲湖,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玉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要“因湖立策、治湖为先、治湖为本、湖清民富、官清湖清”的理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抚仙湖保护治理力度。
今年,市级财政投入2亿元抚仙湖保护治理资本金。同时,将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保护治理投入。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年内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目标责任书开工率达80%以上、完工率达50%以上,完善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运行管理,加快推进抚仙湖东岸截污治污等项目建设。以控制污染物为重点,实施环湖截污治污、环湖面源污染控制、环湖生态建设、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湖泊内源污染控制、环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六大工程。加大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到2010年抚仙湖流域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以上、垃圾收集处理率达50%以上。
继续坚持“简政放权、属地管理、书记县长负责、加大执法力度”的管理机制,抓紧建立健全入湖河道河段河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继续抓好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建设,坚持有奖举报制度、定期巡查制度和月检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现场监管,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侵占湖滩湖面、违法排污等行为。建立湖泊保护治理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把保护抚仙湖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全力以赴抓好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综合开发实验区的规划建设,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步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同时,玉溪市还加大规划投入,抓好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综合开发实验区规划编制,编制完善《抚仙湖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抚仙湖星云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等规划,用高水平的规划来指导湖泊保护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