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洪水并不都是坏事 用好了可成新资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21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        10月20日在河海大学召开的国际水利学会第16届亚太地区会议上,生态多样性、环境友好型……来自全球的专家们以崭新的视角,传递出“人水和谐”的新理念。       保存堰塞湖这个地球

 

        10月20日在河海大学召开的国际水利学会第16届亚太地区会议上,生态多样性、环境友好型……来自全球的专家们以崭新的视角,传递出“人水和谐”的新理念。

        保存堰塞湖这个地球自愈结的“痂”

        汶川大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崩塌堵江形成了堰塞湖,被当地人民视为心腹之患,欲对它们进行清除。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王兆印却从另一视角看待它们。

        据王兆印介绍,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大大小小有160多个,其中有的堰塞湖比如唐家山堰塞湖威胁着几十万人的安全,对其就应该清除。但是,从河流健康上讲,更要将堰塞湖稳定下来。治理江河不要一味向江河索取,还要考虑它们的健康。打个比方说,一条正在往下深切的河谷就像地球表面的一道伤口,堰塞湖是地球自愈结的“痂”。在不会危及人类安全的前提下,将它们保存下来更符合自然。

        保存堰塞湖有什么用?王兆印认为,堰塞湖可能发育成景观,成为旅游资源。也许人们不知道,九寨沟的美丽景观就是堰塞湖坝体逐渐稳定下来后形成的瀑布群和湖泊群。据王兆印观察,四川灾区最有可能形成景观的是绵远河附近的一系列堰塞湖,因为那里堰塞体溢流已经稳定,并且已经形成由滑坡、崩塌、堰塞湖、跌水和小瀑布构成的景观群。实际上,震区大多数堰塞湖都可以保存下来用作发展旅游的资源。此外,堰塞湖和落入江中的石块改变了流速,从长期看,会造成多样性的栖息地,生态将有所改善。

        预防海啸,勿忘对环境友好

        国际水利学会亚太地区会议主席、来自印度的桑德教授认为,海啸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人类不知它何时会来,但可以未雨绸缪,事先做好预案。

        桑德教授说,预防海啸要从岸上着手。对于可能遭受海啸的地区,海滩附近平坦的地方不要盖房子,在海滩上种植耐盐碱的树木,以削弱海啸的破坏力,保持沙丘也可阻挡海啸,以上是自然的方法。还有人工的,比如建设挡浪墙、防波堤,在离海滩远一点的地方建丁坝。对于可能受到威胁的港口,防波措施要有足够的高度,以防船只来回碰撞。

        桑德教授特别介绍了一种阻挡海啸的土工织物。一般建设挡浪墙是抛石块,那样造价既高,又不透水。而土工织物具有高抗拉强度,耐久性、耐腐蚀性强,能有效增强土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且价格又很低廉。更关键的是,土工织物属于环境友好型,既能减少水体冲刷,又能透水,使得水体能够交换,这样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因而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洪水也是资源,可以生态利用

        在谈到如何利用水资源时,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提出:“不是见到负面影响就不去做,而是要趋利避害。”以前防洪时对洪水一排了之,而洪水过去后水资源又不够用。因此,对于洪水要辩证看待,也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资源,可以生态利用,而不要全部“赶出去”。

        索丽生说,我们以前建水库是为了单一的防洪要求,一到汛期有个严格的汛限水位,不能超过这个水位,要留下空间吸纳洪水。其实,不一定非要控制那么严,可以设立“动态汛限水位”,尤其在汛期后期,以准确的天气预报等科技手段作支撑,完全可以把一部分洪水留在水库里,再拿来为我所用,一方面供应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给河道送水。这样使得河道水常流,改变一建水库河道就断流的现象,不会破坏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呼吸新鲜空气与追求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在国内不少城市,河流规划完全一致,驳岸整齐笔直,王兆印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审美观,令人看一处就不想再看别的地方。更有甚者,在河流底部铺上水泥,使得水生植物不能生长。实际上,城市河流应该丰富多彩,弯弯曲曲,还有回流,创造多样性的栖息地。土体河床既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净水能力也极强。

        在这方面,韩国首尔的清溪川是个很好的范例。清溪川曾经是条臭水沟,后来被填埋,上面造起了高架桥,为人们进出首尔提供了很大便利,却破坏了城市的美丽景观。2002年,首尔市政府决定改造清溪川,花了4亿美元,拆除高架桥,开挖河道,还清溪川为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河。小河上方点缀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和两岸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相映成趣。

        “将工业化时期的钢筋水泥还原为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区,使清溪川成为首尔的城市名片,堪称经典工程。”王兆印说,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城市环境是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呼吸新鲜的空气、亲近大自然与追求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洪水并不都是坏事 用好了可成新资源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