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合肥将投入1000万元启动生态补水工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24  来源:六安新闻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215
核心提示:        记者10月23日获悉,为实施远期总投入将达35亿元的“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规划”,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日前公开招标,将投入1000万元,为该规划整修长度超28公里的补水“生命线”。  &nbs

 

        记者10月23日获悉,为实施远期总投入将达35亿元的“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规划”,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日前公开招标,将投入1000万元,为该规划整修长度超28公里的补水“生命线”。

        根据“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规划”,合肥市西南部涉及经开区、高新区、蜀山新产业园区、政务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滨湖新区,是今后一个时期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核心区域。目前,随着园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区域内的河流、渠道、塘坝水面被大量填埋占用,仅存的河流污染也日趋严重,水体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已基本丧失,生态环境安全状况堪忧。

        生态补水工程即利用淠河总干渠大蜀山分干渠,引进大别山区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源水,补给对象主要为“一渠六库两湿地”。即:大蜀山分干渠、王嘴水库,柏堰湾水库、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青年坝水库以及十五里河湿地、塘西河湿地,区域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通过实施补水工程,沟通河湖水系,引“泉”入城,从而实现水质、水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区域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该项目近期目标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预算资金总投入将达约35亿元。

        该项生态补水规划补水线路走向为:沿淠河总干渠大蜀山分干渠黄冲进水闸至杨小郢泄洪闸,经望江西路、蜀南庭院箱涵,至玉兰大道后,顺纬五路、纬六路,穿宁西铁路进入政务区境内的匡河,在匡河东端穿312国道,然后沿宝塔路,接经开区已建的城市排水管道,可达南艳湖。

        在继去年该补水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今年初已获得合肥市发改委批准,该市财政为该工程提供的资金已基本落实。日前,合肥市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对该工程水渠工程部分进行公开招标,将投资约1000万元,对长达28公里多的水渠线路进行整修,一标段为长达6941.7米的渠道整治以及马大塘泄洪闸的维修加固,二标段为长达13297.9米的渠道整治以及补水支线王咀水库补水渠5313米、柏堰湾水库补水渠2468米的整治和杨小郢泄洪闸维修加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合肥将投入1000万元启动生态补水工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