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前年应急治水时疾风骤雨般的快节奏,无锡市2008年环保治理步调坚定而从容,治标又治本,既顾眼前又谋长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环保部门围绕治太保源“6699”行动、环保优先“八大行动”以及太湖保护区建设的决定,环保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创建生态文明“绿色”城市,建设一个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理想家园,无疑是决策层的工作重点。
走向天蓝水清,一座生态文明城市渐现雏形。
饮水安全有效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水源地状况牵系着600万无锡人的心。去年,无锡市加大调水引流和蓝藻打捞力度,全面完成水源地取水口延伸工程,实施自来水深度处理、尾水处理工程和长江第二水源地供水工程,提前执行106项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持续达标,有力保障了水源地水质。去年2月份起,太湖水质预警监测得到加强,太湖水源地、入湖河道、重点断面水质以及太湖蓝藻等情况建立日测日报制度,24小时严密监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建成5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河(湖、库、荡、氿)长制实行“全覆盖”,逐条河道落实“包干”责任,形成网络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河道治理工作体系。
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的同时,无锡市11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37个小康断面和79个河长制断面水质以及太湖富营养化程度和蓝藻水华聚集程度均有所改善。
水质改善离不开“控源截污”。到去年为止,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企业1373家(其中化工企业1159家)。六大行业的重点企业基本完成提标改造,铺设截污管网累计达到5600公里。全市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
水质改善离不开“铁腕治污”。去年无锡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企业一律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停产整顿直至淘汰关闭。去年总共关停污染严重企业59家。相继制定出台《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和《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以严于上位法的“自觉”彰显了无锡市以法治理环境的决心。
水质改善离不开综合整治。市政公用部门发挥监管职能,督促所有的自来水厂加快建立备用水源,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确保供水安全可靠。继续加大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确保2009年底前实现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市水利局启动实施最新编制的太湖生态清淤和入湖河流疏浚整治规划,加快太湖生态清淤和环湖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的实施进度,同时收紧排污口设置审批,凡水质严重超标的水(环境)功能区,坚决不予审批新设置或者扩建排污口。
生态环境总体变优
空气变得新鲜。2008年达到和优于二级空气质量的天数为343天,优良率占全年天数的93.7%。其中,一级空气41天,二级空气302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日均值达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噪声继续下降。无锡市去年区域噪声昼间为55.1分贝,较上年下降0.6分贝;夜间为47分贝,较上年下降0.3分贝。交通噪声检测结果较上年有所好转,在总计162公里的路长管理的监测范围内,小于70分贝的路段为131公里,占比81%。
大气和声环境改善得益于一系列的有效举措。去年,无锡市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推进清洁生产、烟控区和噪声达标区建设,集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强化对建设、拆迁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现场管理,强化了机动车的尾气监测,遏制了机动车冒黑烟的突出问题。
“生态创牌”举措为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市打下基础。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48个,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6个;省、市级生态村250个,达全市总数的31%。无锡高新区和江阴市经济开发区分别创建为国家和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的国家生态区创建均通过了省级考核。
生态修复进一步推进。无锡市去年启动了六大湿地工程,完成沿太湖200米范围退耕、退房造林4.03万亩;取缔关闭畜禽养殖场942家,拆除太湖无锡水域全部定置渔具和水上餐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2.3%。
新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2009年,无锡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奏出更强音:确保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累计削减1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5,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就是我们的目标。
新一轮环境整治“十大工程”将全面推进,即饮用水安全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达标和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工业布局调整和六大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工程、主要入湖河道及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调水引流和引排通道工程、生态清淤工程、生态湿地和防护林建设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安全供水、安全度夏;确保实现河湖断面水质达标;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建管、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传统养殖业清理整顿、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落实到位;确保完成减排任务和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标。
环境机制创新将得到强化。政府负责、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环保格局将带领治太工作从应急处置向长远治本转变。今年将重点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区域环境资源补偿制度,在新扩改建单位和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征收COD和SO2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确定32个断面开展区域补偿试点,年内正式征收补偿资金。
环境准入门槛将严格“把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要求,从严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积极鼓励一批能够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重点项目加快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