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南省环保局核定,去年济南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2.38%、3.62%,实际削减率分别为6.89%、6.04%,顺利完成了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实现双下降6%的工作目标。经测算,我市两项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进度均居全省前列,为“十一五”以来的最好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自去年以来,在继续抓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全市首次签订了年度污染减排责任书,将列入年度计划的全部减排项目分解落实到21家责任单位。同时,把污染减排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减排工作情况成为评价各县(市)区、高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市政府出台了《济南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并强化日常调度考核;环保部门每季度对30个重点减排项目进展情况检查一次,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检查结果和整改要求,有力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随着市区河道截污整治工程的推进,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一厂、二厂日污水处理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万吨;新建的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章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日新增污水处理量2.5万吨。
工业污染减排力度不断加大。黄台电厂1—4号小机组关停项目获得认可,直接贡献二氧化硫减排量5125吨;各有关县(市)区共淘汰小淀粉加工企业10家、立窑水泥生产线1条、小冶炼业户129户、石灰窑7座、砖瓦厂4家;明水热电公司等8家热电企业完成了总装机容量172兆瓦的18台机组脱硫改造工程,成为全市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关键性因素;济钢新建成了2台52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济南重工股份公司等5家企业实施了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济钢4.5万吨/日综合污水处理工程、中石化济南分公司220吨/时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500吨/日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工业COD减排项目相继建成投运。
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在建设项目审批中,我市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严格履行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确认工作程序,使之成为有效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手段。
继续强化环境监管,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对不法排污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全市环保部门每天对污水处理厂、每旬对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每月对市控重点污染源各检查、监测一次,及时消除引起超标排污的因素。继续推进自动监控,截至目前已累计在40家重点废气污染源安装63套烟气自动监控装置,在47家重点废水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安装了54套废水自动监控装置,并与省环保局联网运行,实现了全天候监控。通过自动监控,市环保局全年下发超标排污行为整改督办通知书59份,对15家(次)超标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