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时10分,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节目,围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这一话题与广大市民对话交流。
上海国资将退出7行业
艾宝俊表示,2010年上海国资国企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他说,如果国资不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使整个区域经济结构完全依靠市场化进行转变的话,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就会更慢。
国资国企在上海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地方国有经济共实现生产总值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8.8%。地方及在沪央企已占上海经济的半壁江山。
艾宝俊说,理论上讲,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动力来自市场。但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更需要有一种“自觉而为”的意识。
据介绍,2010年,上海国资将进一步横向收缩跨度,从皮革、毛皮、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7个行业中退出,使涉及的行业从79个减少至72个。
水电行业具有特殊性
昨日,早报记者就水电等企业是不是垄断型企业,政府如何监控它们的定价,以及如何避免市民在价格听证程序中的“被代表”问题提问。
艾宝俊说,就个人理解来说,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如水力、电力行业“不能算是垄断”。比如电,很难在一个城市建两套电网,水也不能每家做两个水管去竞争,这个情况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艾宝俊介绍,这种企业算特许经营企业,特许经营企业有一些特许经营法约束。目前,我国虽然没有特许经营法,但有特许经营制度。这样的企业涉及到国计民生和百姓日常生活,具有行业特殊性。
艾宝俊强调,从全世界看,这些企业要提升,包括效率、能力、水平。一方面,行业本身做到平衡运营,另一方面,不同地区支援的情况怎么样合理安排。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监管,特别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人员薪酬等都需要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得到老百姓的理解。
为大学生就业支招
在节目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问道:相比较外企,国企工作比较稳定,压力也比较小,刚毕业的学生是否应该选择到国企工作。艾宝俊表示,国企的工作“也不轻松”,但年轻人进入国企的前途是光明的。
艾宝俊还以宝钢为例说明,国企未必就是轻松、养人的地方,“在宝钢工作压力就蛮大的。”艾宝俊说,“因为现在考核机制有市场化的标准。我觉得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企业的成熟度,各种所有制全球化过程当中,会慢慢趋向一致。”
艾宝俊还给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议,第一选择标准应是“我最喜欢”。企业的所有制只能作为择业时一方面的考量,甚至不应从所有制角度去考虑。面对年轻人是否该进国企的困惑,艾宝俊肯定地说,进入国企对年轻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前途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