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市、县水利部门的同志帮我们引来山泉水,大年三十不要说洗肉洗菜,就连喝水都成问题。”大关县玉碗镇老街村3组的群众感激地说。由于长期干旱,老街村3组原来的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昭通市水利局派来的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带领县水利勘测队的同志翻山越岭为群众寻找新水源。通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在春节前引来山泉水,使全组52户近200人用上了干净水、安全水。
面对持续严重的旱情,昭通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应对,确保11个县区107个受旱灾乡镇的群众春节饮用水安全。一是对人畜饮水定额管理,生活用水全部实行分片定时定量供应。二是实行用水审批制度。各乡镇成立用水协调小组,在县区水利局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对用水进行统一审批,分片定量供水。此外,对于水源紧缺或不足的地方,由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投入抗旱资金,购买人饮水管和塑料水桶,架设临时管道应急供水,组织群众自己运水。对于区域无水供应的地方,发挥用水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组织成立抗旱服务队,租用机动车、马匹等运水,定时定点定量供应。同时,积极寻找和开发可用水源,保证人畜饮水供应。
据统计,截至2月17日,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共投入抗旱救灾27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约1100万元,启用泵站6处、机动运水车辆5800辆次、机动抗旱设备3100台套,临时解决了64万多人、15万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