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日前,南水北调工程传来好消息,东线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自工程开工至2009年12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6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76.6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697.8亿元的54%。
日前,南水北调工程传来好消息,东线江都市截污导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5项截污导流工程中首个投入运行的项目,对保证调水区源头水质,打造南水北调清水走廊至关重要。
自工程开工至2009年12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6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76.6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697.8亿元的54%。累计完成土石方40097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设计总土石方量的62%;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890.2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混凝土总量的50%。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积极改进前期工作的组织、审查管理方式及协调机制,着力提高设计质量和审批效率。2009年,审查批复东、中线一期工程设计单元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0项,约占已批复工程99项的51%;批复投资规模约956亿元,约占已批复投资1364亿元的70%。批复工程项目数量和工程投资规模均超过前6年的总和。
2009年,一大批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基本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采用世界先进盾构技术的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3450米过河隧洞顺利穿越黄河底部,下游隧洞已掘进3000米。东线穿黄工程已扩挖215米。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极大地推进了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
新开工项目25个,投资规模34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相当于前6年总和的一半。
已建工程开始发挥效益。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圆满完成向北京临时应急供水任务,河北三座水库累计放水4.35亿立方米,北京收水3.3亿立方米。
工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自开工以来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科技成果52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奖7项;申请国家专利77项,已获得国内专利授权34项;完成南水北调专用技术标准13项。
江苏、山东两省认真贯彻落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治污体制机制已经建立,法规标准逐步健全。沿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按期建成,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及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中水再生利用得到加强,人工湿地示范项目初具规模。
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年度实施计划,下达中央投资7.33亿元,累计投资达28.45亿元。环库各县和上游地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已全部建成或在建。
河南、湖北两省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部署,启动2.3万库区移民试点,把库区移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动员,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及时解决重大问题。河南省组建库区移民搬迁指挥部,省直36个厅局分别制定为移民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投入6.6亿元资金用于提高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标准。湖北省在省直厅局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尊重移民意愿,调整安置方案,在移民的后期发展上下功夫。全年,河南省全面完成1.1万试点移民搬迁工作,湖北省组织搬迁7170人。截至目前,迁出地及安置地周边社会稳定,移民群众喜迁新居,对生活、生产安置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