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中国西北农民“水荒”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 最近几年,尽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连续遭遇严重干旱,可是,现在海原县曹洼乡小南川村回族农民马汉玉全家却不再为喝水而发愁。“现在吃水方便得很,一拧水龙头水就来了。”马汉玉说。去年1月,一项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建设,目的是

 

最近几年,尽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连续遭遇严重干旱,可是,现在海原县曹洼乡小南川村回族农民马汉玉全家却不再为喝水而发愁。

“现在吃水方便得很,一拧水龙头水就来了。”马汉玉说。

去年1月,一项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建设,目的是解决海原县南部5个乡镇约5000户缺水农民的饮水困难。到去年底,这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包括马汉玉家在内的1800户缺水群众家通上了自来水。

马汉玉说,此前每逢旱年,他一家人要到30多公里以外去拉水,吃一吨水的成本高达60元;而今,自来水通进了他家的厨房,8口人每月的水钱才10多元钱。

宁夏中部干旱带被毛乌素沙地、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三面包围,年均降雨量仅200毫米左右,水资源极度匮乏。当地农村靠挖胶泥窖蓄积雨雪水或掏山泉解决人畜饮水,每逢旱年,窖枯泉干,农民不得不往返几十公里高价去买水喝,甚至出现农民逃“水荒”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集中投资,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兴建了一批供水工程,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氟砷病改水、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但直到新世纪,这里仍有不少人为喝水发愁。

据水利部门调查,到2004年底,宁夏中部干旱带还有75.88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56%。其中,饮用水量严重不足和水质极差的就多达55万,这些人时常靠远距离拉水维持生活,平均每立方米水的花费最高达到百元以上,经济负担沉重。

宁夏干旱带大批农民饮水难以保证,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和关切。2006年“五一”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带队到宁夏实地考察调研、提出解决方案。当年宁夏正式启动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决定到2010先解决55万最缺水群众的饮水基本安全问题,剩余人口再用十年时间予以解决,进而建立起适合当地农村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在过去4年间,宁夏中部干旱带各项饮水安全措施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到现在已累计投资4.9亿元,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8处,建设混凝土高标准集水场3.9万处,解决了52万饮水最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宁夏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官员李振琪告诉记者:“虽然彻底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困难尚待时日,但旱年逃‘水荒’的现象已经杜绝。”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中国西北农民“水荒”问题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