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09年经营发展遇到一系列难题,但公司通过深化改革,推行精细化管理,按成本控制要求,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使公司较好地克服了各种困难,实现了持续盈利。公司主业和其他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其中,供水主业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利润总额2391.27万元;其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利润总额1295.94万元。全年公司实现利税总额9118.90万元,连续11年实现盈利,连续7年利税总额突破5000万元。
在上年,该司经营接连遇到难题,一是因增值税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带来税额的明显增加,二是运营成本、原材料和电价大幅增加,三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长沙部分企业因受危机冲击,开工率下滑导致用水量下降,上半年曾出现上千万元的亏损。在扭转被动经营局面的努力中,公司积极研讨和解决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大刀阔斧地进行内部改革,一方面深入剖析制水成本。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发现经济数据不太理想,尤其是部分成本较年初的预算有一定程度突破。为此,公司以制水公司为突破口,对水厂的成本控制、预算执行和一些长期困扰生产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相对应地制定了多项成本控制措施,使属下各水厂出现的亏损很快被扭转,并实现了较好的盈利;二是积极改进供水公司营销工作。公司按照“调整机构、规范流程、完善资料、清理账务、升级系统、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的整体目标,分步骤、全方位地改进和完善了营销中的各项工作。使营销各项指标由上半年普遍较差,转为良好,特别是产销差率指标较上年有较大降低。全年产销差率为17.83%,较2008年下降1.14%,除去市政、环卫、绿化等各类市政公益性用水,实际产销差率已降到了15.98%;三是对所属的三产业单位长沙江南水务公司发展作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改制。近些年来江南水务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对实现供水主业与其他产业风险隔离,保障供水主业经济效益有效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江南水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公司积极主动地启动了江南水务发展定位改革。通过战略调整、产业重组、机制创新、鼓励外部市场开拓等措施,促进江南水务进一步发展,向外闯的步子越迈越大,供水建设项目已到了多个非洲国家,业务在国内发展到了五六个省,上年实现盈利超过1200万元。
在2010年,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长沙水务的要求,政府将注入几十亿与水务有关的资产,组建长沙水业集团。长沙城市水业的上下水一体化方案已基本确定,公司为谋求新发展,将积极推动发展战略调整,全力保持稳健经营,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做好水业公共服务,实现长沙水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一方面在发展战略上谋求两个转变:一是把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物质资源逐步转向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是尽快实现由“本土性企业”向“区域性企业”转型,使公司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水业服务运营商。强化上下水产业链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提升产业层级。第二方面是科学谋划经济工作。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同时把握好预算期中调整和年终考核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公司要始终把在资本市场上市作为解决资金瓶颈和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积极筹划。第三方面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水厂改扩建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年底前竣工投产。管网建设年内投入将达亿元。供水分公司基地建设,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城西、城北分公司基地。加快推进户表改造工程,同时将户表改造与二次供水规范管理相结合,为长沙市实行阶梯式水价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