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治理太湖刻不容缓 《太湖保护法》亟待出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09  来源:名城苏州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55
核心提示:        “治理抢救太湖刻不容缓!立法保护太湖刻不容缓!”两个“刻不容缓”,道出了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对太湖水环境的一片忧心和对改善苏州生态环境的思考。此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杜国玲领

 

        “治理抢救太湖刻不容缓!立法保护太湖刻不容缓!”两个“刻不容缓”,道出了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对太湖水环境的一片忧心和对改善苏州生态环境的思考。此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杜国玲领衔提出关于尽快制定出台《太湖保护法》、切实加大太湖保护力度的议案,这是环太湖地区城市首次提出以立法的方式保护太湖。杜国玲表示,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建设,而太湖作为苏州的母亲湖,迫切地需要得到保护。

  杜国玲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各项工作都要力争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就不能重复过去以数量取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杜国玲说,苏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济高速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苏州得益于斯,更应该呵护好这个环境,关注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传承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

  苏州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太湖则是苏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湖。说起太湖,杜国玲话语间满含深情。她说,太湖的湖水养育了这里的人民,同时也孕育了苏州独一无二的水文化和城市文明,这里的生活用水、工业发展、农林水利和文化积淀都离不开太湖,这对苏州保护太湖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大量数据显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太湖水资源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水质污染和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形势严峻。杜国玲在议案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的太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被支解”和“被硬化”状态,对此,如果还听之任之,无动于衷,我们将无颜面对以太湖为母亲湖的5000多万人民群众,更将愧对我们的子孙后代。

  抢救太湖刻不容缓。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太湖治理,苏州在这方面也花了大力气,西太湖、东太湖相继进行围网综合整治,水质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大大改善。然而,由于太湖整治牵涉很多地区,在处理环境与开发关系的时候,缺乏统一的法规、制度进行协调,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没有严格的标准进行规范,这使得太湖治理的长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我们要明确好定位,制定好规划。”杜国玲建议,应尽快制定出台《太湖保护法》,切实加大太湖保护力度,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太湖保护专项法律,明确太湖为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源和国家战略备用饮用水源,提出保护规划要求,明确管理主体,细化管理规定,使流域内各省市及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按规划落实生态区保护、污染源管理、污染总量控制,加强管理和监督水资源开发利用、河湖水域和湿地保护、水产养殖控制、水资源调度,保证水源涵养区有足够的清水补充,湖岸山地统一纳入水源涵养区严格保护,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太湖保护法》的具体内容中,杜国玲特别强调了“奖惩分明”的原则。首先,针对长期存在的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和“执法难、手段软、处罚轻”等问题,要强化环保法制权威,实行“铁腕治太”,对太湖流域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同时赋予执法部门责令停产整顿、封堵和拆除排污口等现场处置的权力和刚性手段,增强环保法律的威慑力。

  其次,该法要对保护制度进行创新,明确流域内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赔偿机制,逐步形成“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生态保护格局。国家对承担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的部分地区,在上缴财政中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或转移支付,让返还或留成的财力用于该地区的生态建设,解决该地区人民群众因生态建设需要限制发展工业项目而造成的实际收入相对减少的矛盾,让为保护太湖生态作出贡献的地方发展不落后,让为太湖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人在经济上不吃亏,生活上不受影响。

  此外,杜国玲还提议要在太湖生态保护区内确立“既要考核GDP,又要考核COD”的环境优先发展理念,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完善对当地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办法。对承担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的部分地区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不应单一强调考核GDP等经济指标,而是要突出考核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指标,正确评价这些地区党政领导加强生态建设方面所作的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的要求,杜国玲在今年向总书记汇报时说:“经过一年的努力,太湖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总书记听后语重心长地说:“太湖的保护是一条长远的路,要继续努力。”杜国玲说,总书记的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轻太湖环境压力,出台《太湖保护法》使得“治太”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是符合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当务之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治理太湖刻不容缓 《太湖保护法》亟待出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