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青山湖区御锦城的业主张女士,拿着电热水壶摇了摇头:“水垢多,一周就要清洗一次。” 从去年夏天开始,她发现自来水变黄,有时盆里装的水倒掉后,盆底还有一层黑黄色的沙粒。追查原因,竟是二次供水造成污染。其实这并非个案,3月19日,在南昌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二十次常委会上,南昌市政协副主席徐荷娣用“触目惊心”4个字,描述了她调研南昌市二次供水管理时的所见所闻。
现状令人忧
位于红谷滩新区红角洲的龙岗花园,由于地势较高,每家每户用的都是二次供水。据居民反映,他们用的水多数时间是黄褐色,且经常有脏东西从水管里流出来,因此不少居民改喝桶装水。南昌市政协调研组在此调查的情况是,小区二次供水楼顶水箱和地下蓄水池建成三年都没有进行过清洗和消毒,水质混浊不堪。
“住的是高档楼,喝的却是低档水。”广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大厦的水泵1994年投入使用,头两年有物管,一年会清洗一次,后来物管撤离后,就没人管了,现在已经三四年没有清洗了。
据了解,南昌城区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标准水压难以保证用户正常用水,二次供水设施随之迅速增加。目前,南昌市登记在册的二次供水设施数量有1600多个,发证监督的二次供水单位仅249家。也就是说,至少71%的二次供水设施和水质达标情况没有掌握。
其实不仅供水设施周边环境脏乱差、日常维护不到位,参与调研的南昌市政协委员这样告诉记者:“南昌市二次供水还存在蓄水池(箱)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材质不达标等问题。”
管理现真空
南昌市二次供水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记者了解到,南昌市目前没有一个相应机构协调解决二次供水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日常管理由各个住宅小区、物业单位自行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一般的困难企业楼群和散状的楼盘出于无人管理状态,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导致二次供水监管难以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南昌市对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工作也没有提出规范要求,没有专业清洗队伍,清洗消毒设备和药物参差不齐。南昌市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指出:“有的甚至造成再次污染,严重危及市民身体健康。”
记者采访获悉,二次供水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维修资金难落实。根据相关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和维护,经费由业主承担。南昌市进行房改后,相当部分二次供水设施产权转为业主共有,逐渐形成了无人牵头筹集维修资金的局面。
此外,部分老旧居民楼由于产权不清或者是管理单位破产等原因,维护和改造资金无法落实,许多二次供水设备处于老化及超负荷运转状态,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虽然2009年,南昌市颁布的《南昌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中,在某些条款和章节上,就二次供水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但责任主体并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种种原因,造成二次供水管理成为了政府极为棘手的问题。
众专家支招
如何破解二次供水管理难题?南昌市政协委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奔赴重庆、武汉、合肥等二次供水管理较好的城市考察。
为此,南昌市政协副主席徐荷娣建议南昌市借鉴合肥、沈阳等城市的经验,将二次供水价格纳入城市水价体系,价格分为加压水价与普通水价两个档次,制定出合理统一的二次供水收费标准,解决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南昌市房地产管理局培训中心主任、政协委员褚保根建议南昌市尽快出台《南昌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实行特许经营。从而将二次供水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授权水业公司负责,褚保根说:“实行特许经营的同时,卫生部门也应加强对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管,严把卫生关、水质关。”
九三学社南昌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谢保成则提出“减少二次供水数量”。他说,结合南昌市改造和发展规划,引导供水企业合理规划供水系统,进一步改造老化管网,配备加压泵站,提高输水管网配水能力,均衡管网压力,减少使用二次供水蓄水设施,更多采用直接供水方式,从根本上防止水质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