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于2010年引十亿立方米水量进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缺水状况。但是按照最新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这使未来几年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从解决水危机的根本出路来看,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应当立足北京当地,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流域。把重心放在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压缩城市对水资源的总量需求。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和盲目高强度的开发建设。
同时,北京应充分开发利用中水,实现污水资源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将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作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在市政杂用、施工工地降尘、环境、工业等方面扩大再生水的利用范围和数量,高尔夫球场、郊野公园、大型绿地、农业灌溉(在保证农产品品质要求的前提下)等使用再生水替代,同时增加再生水灌溉绿地面积。目前,中水在建设、使用、监管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建设环节,一些开发商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千方百计规避中水设施的建设,有的开发商准备两套图纸,报批时使用带有中水设施的图纸,施工时使用没有中水设施的图纸,加之建设单位不向水务部门申报验收,致使水务部门无法了解中水设施运行情况;使用环节中,存在管理人员对水质疏于管理以及设备不会操作等情况。
南水推迟5年进京,北京在中水使用方面,应尽快立法,制定有关政策,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设施运行的管理,对已建立中水设施的单位,应明确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纳入管理,抓紧对中水设施的验收和运行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中水水质的抽检,促进中水设施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