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淡水河整治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记者从广东省环保厅获悉,2009年全省淡水河流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基本遏制并呈改善趋势。在全年降雨量大幅度减少造成水流量与同期相比减少约30%的不利条件下,2009年淡水河河流水质在2008年全河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9.7%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
监测数据显示,除坪山河上垟断面氨氮和总磷、龙岗河西湖村断面氨氮离2009年目标值有一定差距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其中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均能达到Ⅳ类标准,其他工业污染物浓度均能达到Ⅲ类标准。淡水河下游汇入西枝江处紫溪断面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较2008年下降7.6%。与2008年相比,2009年龙岗河西湖村断面化学需氧量通量减少了29.51%,氨氮通量减少了15.32%;坪山河上垟断面化学需氧量通量减少了27.31%,氨氮通量减少了22.79%。
继续实施流域限批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为加强流域联防联治,2009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建立了“淡水河污染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去年5月,深圳、惠州两市政府签订了《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计划》。一年多来,深圳市继续在淡水河流域实施流域限批,禁止新建及扩建电镀、线路板、制革和规模化养殖等重污染项目。2009年,深圳市在流域内审批新建项目176项,比限批前同期审批量下降约85%。
整治畜禽养殖业,削减面源污染。惠州市政府划定了淡水河流域畜禽禁养区,出台了《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在2007年清理养猪场1900多家、生猪25万头的基础上,去年又集中清理养猪场705家、约9.5万头生猪。为防止畜禽养殖业回潮,还建立了区、镇、村联防联动机制,对回潮的养殖场发现一家清理一家。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管网配套全面提速
2009年,深圳市5座污水处理厂全面动工,其中横岭二期完成主体工程,运行后将新增处理能力40万吨/日,其他4座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底前完工。同时,配套管网建设也全面提速,深圳市在2008年完成39.6公里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约90公里,截至去年底,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污水管网截排处理率已由2008年的22%提高到47%。
惠州市近年投入3.69亿元,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8.5万吨/日,同步建成配套管网19.4公里。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10座,均将在今年底前建成。另外,深圳和惠州两市员工超过100人且今年底前未纳入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的企业,均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深圳市已建成龙岗中心城垃圾焚烧厂和平湖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达2200吨。惠州市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了惠阳山子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配套的60吨/日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心也已建成投入运行。
水质恶化基本遏制
整治形势依然严峻
广东省环保厅指出,虽然淡水河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并呈改善趋势,但是目前淡水河污染整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