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海水淡化产业 从工业用水到社会化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19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5
核心提示: 目前,山东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淡水占全国总量的50%多,设备装置总量和技术水平也居全国前列。烟台将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海水淡化技术在青岛全面推进,华能威海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长岛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有望实现“向大海要水喝”,荣成市石岛万吨级海水淡化项

 

目前,山东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淡水占全国总量的50%多,设备装置总量和技术水平也居全国前列。烟台将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海水淡化技术在青岛全面推进,华能威海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长岛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有望实现 “向大海要水喝”,荣成市石岛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的投产,表明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工程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山东省与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核能海水淡化处理项目已在烟台启动,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预计生产规模为年产淡水5200万吨。核能海水淡化处理厂的建设,不仅能为烟台市提供足够的备用水源,而且将促进整个山东半岛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半岛的缺水状况得到较大改观。

青岛市的海水淡化更是走在全国前列。现在,青岛市共有3个海水淡化处理项目,海水日利用量达到200多万立方米。海水淡化用于工业用水的成本,已经低于自来水进行软化处理后用于工业的成本,这为许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但青岛海水淡化的社会化应用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原因主要是海水淡化生产成本过高,大约是每立方米7元,比自来水每立方米3元的价格多出1倍还多,没有价格比较优势。同时,至今国家尚没有关于海水淡化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企业发展缺少具体的政策性支持。这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技术和资金压力。

为此,山东海水淡化利用应采取的战略措施是充分认识走海水淡化之路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把海水淡化放在21世纪水资源发展战略突出位置;进一步推进海水淡化的关键科技创新,改革工艺,降低成本;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保护和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努力提高淡化水在水市场中的份额;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水淡化及其逐步发展的长远发展规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海水淡化产业 从工业用水到社会化应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