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徽州区“双轨制”让三万农村居民饮上“安全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26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4
核心提示:        日前,徽州区2010年度6处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工程通过区水利、财政、发改、卫生等部门共同验收。至此,该区提前实现“十一五”饮水规划目标。据了解,徽州区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通过实行“双轨制”建设了一

 

        日前,徽州区2010年度6处农村饮水安全民生工程通过区水利、财政、发改、卫生等部门共同验收。至此,该区提前实现“十一五”饮水规划目标。

  据了解,徽州区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通过实行“双轨制”建设了一大批城镇自来水管网延伸农村供水工程及村委会连片集中供水工程:采用管网延伸方式解决城郊、乡镇周边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采用引山泉水方式解决山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截至目前,总投入资金2182.2多万元,共兴建饮水工程94处,解决了全区4镇3乡3万多农村居民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近年来,徽州区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惠及农民群众最广泛利益的民生大事强力推进。区水利部门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始终坚持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居民点布局和现有的水利工程、供水工程等因素,对在城区和乡镇集镇周围和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优先采取城镇供水点向四周附近农村辐射,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管网延伸,大力推进城乡、乡村供水一体化,兴建管网延伸工程56处;在发展村委会连片集中式供水时,充分利用山区沟多溪密的优势,采用管道输水加水质净化处理设施的模式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兴建引山泉水工程38处。同时,强化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水质监测监督,实现城乡居民饮用水“同源同网同质”。

  为确保工程发挥长久效益,该区水利部门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千方百计保证阳光操作,工程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帐制等制度措施,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在日常管理运行中严把供水技术、运行管理、日常监测、水源保护四道“关卡”,进一步建立完善投资和产权制度、运行管理和养护机制,实现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徽州区“双轨制”让三万农村居民饮上“安全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