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记者从东莞市水务局获悉,该工程共投入逾1.2亿元,改造水管长度超过1300千米,惠及近30万东莞市民。据悉,接下来东莞市水务局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全市其他地区的老化水管改造,并力争打造全市供水“一张网”。
改造后水损率降至10%
“再也不用担心生锈的水管流出黄水了,现在的水清多了,而且水龙头出水量也大了不少。”麻涌镇漳澎村村民刘伯告诉记者,他家住3楼,以前常由于水压不够,一到用水高峰期,家中水量就变得很小,根本没法正常用水,老化水管改造后,这一情况明显得到缓解。
“水压低、水质差,而且水损还特别的大,大部分欠发达村水损率都超过了20%,有的甚至超过了40%”。东莞市水务局供水科相关人员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以前的水管管制材料较差,管道易锈蚀、堵塞较为严重,老化得很严重。管网改造后,各欠发达村的管网得以重新合理规划布局,并采用了优质管材,从而使得水压明显提高、水损明显降低、水质明显转好,绝大部分欠发达村水损率下降至10%。
五年内完成全市水管改造
“欠发达村老化水管改造工程的实施,只是全市大面积开展供水管网改造的序幕”。该局供水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大大小小的供水管网长度有1.2万公里,其中需要改造的管网超过5000公里,接近总管网长度的50%。“我们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全市所有老化水管改造”。
据了解,接下来水务局将把供水整网改造工作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政府一方面将出台政策,重点是解决管网改造的资金筹措难题,例如在水费中列支专项基金,给予供水企业改管贴息扶持政策等;另一方面,按照行业发展规律,要求供水企业对自有到期管网强制更换。力争逐步打造全市供水“一张网”,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价、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