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力争基本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初步建立省、县、乡三级农村供水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实现省、县及大型集中供水工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基本建成全省城乡供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和水质监测体系。
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份,受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据2005年底摸底调查统计显示,全省有130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47%。“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把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提早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决定在争取中央投入的基础上,省级每年整合4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并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到2012年,比国家要求提前3年基本解决全省规划在册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据统计,2006年至今,全省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达57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8万多处,解决和改善了120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全部解决了29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着力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解决107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12年前基本解决2005年现状调查确定的原规划内剩余35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前基本解决29万农、林场和110多万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15年前对饮水基本安全的685万人供水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净化、消毒等设施。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结合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村镇供水工程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初步建成农村饮水安全服务网络。扩建101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将全省101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检测能力由目前的21项提高到66项,基本建成全省供水工程水质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