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新加坡供水靠“四个龙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3  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21
核心提示:        水,一直被看作生命之源。对缺水的新加坡而言,这句话意义更大。《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赴新加坡采访时了解到,为应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新加坡依赖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一个受他国供水制约的岛国,转化为国际瞩目的环

 

        水,一直被看作生命之源。对缺水的新加坡而言,这句话意义更大。《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赴新加坡采访时了解到,为应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新加坡依赖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一个受他国供水制约的岛国,转化为国际瞩目的环球水务枢纽。目前,新加坡有四大国家“水喉”为全民供水,俗称“4个水龙头”。进口水、收集雨水、淡化海水和新生水,这4个水龙头确保了新加坡供水的充裕和多元化。

  在早期独立的时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在1961年及1962年签署供水协定。根据协定,马来西亚必须每天为新加坡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水,且不能因任何政治原因终止或作废。根据第一份已于今年8月31日期满的供水协定,新加坡有权每天从马来西亚的柔佛获得8800万加仑(1加仑约合3.7854升)的生水供应。第二份协定则允许新加坡每天从柔佛河抽取5000万加仑的水,由柔佛州经新马长堤引入新加坡,此协定2061年9月期满。

  但这两份协议并不能打消新加坡人对水资源短缺的忧虑。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把水源问题当作国家战略予以优先考虑,他们将目光转向海洋,实施海水淡化,建立了遍布全境的雨水收集系统,并兴建4座新生水厂。

  岛国新加坡四周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也是新加坡获取淡水的途径之一。流入新加坡岛内湖泊的海水被围堤截住,作为进一步淡化的水源。2005年9月,新加坡首座海水淡化厂启用。位于大士的新泉海水淡化厂每天产淡水3000万加仑,是本区域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技术海水淡化厂之一。第二座淡化厂将于2013年竣工,每天将为新加坡提供31.8万立方米的水。到2060年,淡化海水将满足新加坡至少30%的供水需求。

  2002年面世的新生水是新加坡永续供水的支柱。新生水是将所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收集起来经过集中处理后使用的水。新加坡环境及水资源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建造了深隧道阴沟系统,以满足今后百年新加坡对用后水在收集、净化和排放方面的需求。

  傅海燕说,新生水是一种超高质量的回收水,纯净、可安全饮用。目前,新加坡的新生水厂产量为2000万瓶,到2060年,新生水的产量将提高到目前的3倍,以满足国家未来一半的供水需求。新生水目前主要供给工商业用户。新生水自面世以来就作为非食用水源,供给电子、发电、冷却产业,为新加坡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傅海燕介绍说,虽然没有投入市场,但新生水会用来招待国外访客,或贴上各种特别的标签,充当重要活动纪念品。此外,公用事业局还将新生水派发到社区和学校,鼓励公众品尝。

  在新加坡的各个角落,水是人们装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商场,各种水主题的喷泉让这个炎热的国家顿生凉意。此外,“节省、珍惜、享用”的用水理念已深入新加坡每个市民的心。一名新加坡大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爱水的主题贯穿于新加坡人一生,新加坡人从小就不断重复写关于水的作文,用各种语言从各种角度探讨各种问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新加坡供水靠“四个龙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