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守住污水治理最后一道防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5  来源:水世界网  浏览次数:204
 
    当前,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甚至有部分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成为污染源。要走出治污成致污的怪圈,一方面要提高国家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另一方面要在强  化政府责任的基础上,完善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融资,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环保。

媒体报道,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部分生活污水只能直排湖河。加上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偏低,使部分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成为污染源。

早在2009年,环保部监测的1587家国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就有47%的污水处理厂全年部分或全部测次超标。污水处理厂本应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治理的环保阵地,但排放水质的一些指标不合格,使部分污水处理厂沦为污染源,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也暴露出背后的双重缺失。

一是严格标准的缺失。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还是10多年前制定的,其最高水准的一级A排放标准也仅仅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地表水劣5类,属于不可直接利用甚至接触的污水。尽管现在的污水处理工艺已经可以将出水水质提高到地表水4类甚至3类,但由于国家标准偏低,使许多污水处理厂安于现状,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高。大量污水经过处理厂“走”一圈,往往只是拦截了杂物,在排放城市水体后带来了二次污染。

二是政府责任的缺失。一家环保企业负责人有个形象的比喻,“污水处理厂就像是家中的厕所,自来水厂则像客厅,是要上台面的项目。”在这种“重供水、轻排污”的思维驱使下,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普遍滞后于人口的膨胀速度,污水处理量扩能赶不上排放量攀升,一些污水处理厂刚投产就面临“吃不消”。同时,由于管网不配套、运行经费不足等因素,一些污水处理厂长期闲置“晒太阳”,往往只是上级检查时象征性地开工处理污水,实际处理率与处理能力相差甚远。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污水处理厂基本不设防,甚至成为新的污染源,公共环境和市民的健康权益又将何处安放?因此,亟待走出治污成致污的怪圈。一方面,提高国家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可以借鉴推广北京、浙江等地出台地方法规的做法,逐步将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与地表水水质等级接轨。另一方面,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基础上,完善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融资,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环保。据悉,环保部正在起草《关于做好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城市生活污水有望被列入前期购买服务内容,值得期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守住污水治理最后一道防线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