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贵州地下水环境有了“保护伞”可防地下水污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5  来源:中国水网  浏览次数:247
 

日前,由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完成的《2014年贵州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验收。贵州省作为国家首批4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11年启动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以来,围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和典型污染源“双源”清单,逐年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建成了全省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信息支持,防范因地下水环境引起的污染事故。

 

2011年开展试点后,推进调查评估试点,完成全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技术指南和组织实施模式。2013年,汇集了“十一五”以来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相关数据,推进全省9个市(州)代表性水源地、重点污染源以及典型区域的调查评估。2014年,根据汇总数据系统分析评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问题及成因,研究提出辖区内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编制各市(州)调查评估报告,完成数据库建设,绘制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在已有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重点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和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等调查对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危废处置场(区)、集中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调查类型。考虑到该省喀斯特的特殊地质地貌结构及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取水方式,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省环保厅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在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工作时,在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细菌学指标采用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不再参与评价。今年,《2014年贵州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正式出炉,形成了完整的数据库和全省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达到环保部项目技术验收条件。

此外,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贵州省地下水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加密二维码技术对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标识,构成了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从点到面,从历史记录到当前状况空间与时间的全方位管理,信息管理范围涵盖了地下水监测井从建井、采样、维护到废井等全部过程,为该省地下水监测井设施及相关设备档案管理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库管理等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贵州地下水环境有了“保护伞”可防地下水污染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