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市水务局:5年后将从西江引水保障深圳用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0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  浏览次数:351
 

深圳水务局表示,5年后将从西江引水,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供水保障。

    市民的饮用水从何而来?质量怎样?民生保障有无困难?蓝图如何规划?

    11月4日,由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胡锦带队,市第六次党代会市直机关工委系统代表团组织24名党代表开展集体履职活动,赴广东省惠州市现场调研深圳东江水源工程。深圳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立新,向代表们介绍了东江水源“水情”,并透露国家水利部已敲定同意,深圳5年后将从西江引水,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供水保障。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深圳虽有九大流域水系、310条河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每年19亿立方米的城市用水中,有15亿立方米需要境外取水。为了保障“城市生命线”,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圳水务部门超前谋划,科学论证,选定东江干流作为重点饮水水源地,从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

    在广东省和深圳市、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12月28日,第一汪东江清泉经110公里长的专用输水线路,引调入深。二期工程于2010年11月通水。该工程设计总供水量为7.2亿立方米/年,最大输水流量为30立方米/秒,供水水质达到国标GB3838-88饮用水源II类以上标准,保持连续安全运行至今。

    党代表们首先抵达惠州市区上游河段的水口镇。在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东江管理所的展示厅里,工程沙盘上闪烁的彩灯,生动演示了东江水沿山脉自然走势,经两级站提升,跨越惠州两区六镇和深圳七区十二个街道,在深圳经松子坑、西丽、铁岗、石岩四大水库调蓄后形成“长藤结瓜”,覆盖全市的供水网络。

    东江站旁,青山排立,绿树翠竹,碧波荡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给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自东江水源工程建成通水以来,累计50多亿立方米清水,正是从这处东江水源工程取水口源源不断输往深圳,工程直接或间接支撑了深圳1/3以上的生产总值,使饱受干涸之苦的深圳特区成功突破水源匮乏的瓶颈。

    惠州市永湖镇的永湖泵站,是代表们考察的第二站,也是东江水源工程输水主干线的二级提升加压泵站。党代表们实地参观了输水隧洞、高位水池、泵站机组、中控机房等。时值工程年度停水检修期,闸口紧闭,箱涵和隧洞露出原貌,但4.75米高的日常水位印迹清晰可见。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枯水期例行的机械设备检修和池壁清洁修补等,为下一年度的供水做好保障。在这里,东江、西枝江泵站抽调的原水经过加压提升,通过4条巨大的管道,爬上了70米高的高位出水池,然后开始一路自流,奔向深圳。

    调研活动中,王立新向党代表们作《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送审稿)报告。在深圳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之际,深圳的“水情”和新提出的治水十策、十大行动等,赢得了党代表们的热烈回应。

    据透露,由于东江水源工程供水已达设计流量的满负荷运作,深圳正在谋划新的供水保障线。近日,经国家水利部敲定,深圳5年后将从西江引水,经佛山或中山穿越珠江口,至交水点公明水库,从而实现东江、西江“双水源”的供水保障。
代表团团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胡锦表示,水是民生焦点。东江水源工程年供水量占到深圳境外引水总量的近半,为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通过党代表的调研推动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深圳治水提质工作。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市水务局:5年后将从西江引水保障深圳用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