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通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8  来源:水世界网  浏览次数:153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5年11月2~11日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湖泊营养状况评价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中湖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

一、太湖流域省界水体水质

(一)省界河流水质

2015年11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34个监测断面,20.6%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其余断面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Ⅳ类占55.9%,Ⅴ类占2.9%,劣于Ⅴ类占20.6%。与2014年同期及上月相比,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分别增加了3.0%和8.8%。

苏沪边界6个河流监测断面中,朱厍港珠砂港大桥断面水质为Ⅱ类,吴松江石浦大桥、急水港周庄大桥和千灯浦千灯浦桥3个断面水质为Ⅳ类,其他2个断面水质为劣于Ⅴ类。

苏浙边界14个河流监测断面中,南横塘长村桥、北横塘栋梁桥和頔塘苏浙交界处3个断面水质为Ⅲ类,芦墟塘陶庄枢纽、新塍塘圣塘桥、新塍塘洛东大桥、上塔庙桥乌桥和澜溪塘太师桥5个断面水质为Ⅳ类,江南运河北虹大桥水质为Ⅴ类,其他5个断面水质为劣于Ⅴ类。浙沪边界12个河流监测断面中,坟头港大舜枢纽断面水质为Ⅲ类,其他11个断面水质为Ⅳ类。苏浙沪边界太浦河金泽断面水质为Ⅲ类。浙皖边界泗安塘杨桥断面水质为Ⅱ类。

(二)省界湖泊水质

太湖33个监测点,分9个湖区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月太湖水域7.4%为Ⅲ类,77.1%为Ⅳ类,12.6%为Ⅴ类,2.9%为劣于Ⅴ类。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显示,本月太湖49.9%的水域为轻度富营养,50.1%的水域为中度富营养。太湖主要水质指标平均浓度值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4.60㎎/L,氨氮0.13㎎/L;太湖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平均浓度值分别为:总磷0.069㎎/L,总氮1.38㎎/L,叶绿素a26.2㎎/?。与2014年同期相比,太湖水质类别持平,主要水质指标总磷浓度略有下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叶绿素a浓度有所上升;富营养化状况略有恶化。

淀山湖水质为劣于Ⅴ类,营养状态评价结果为轻度富营养;元荡水质为劣于Ⅴ类,营养状态评价结果为轻度富营养。

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质

东南诸河省界水体监测断面共9个,其中甘歧水库监测断面水质未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余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标准。浙皖边界新安江街口断面水质为Ⅱ类。浙闽边界8个河流、水库监测断面中,甘歧水库监测断面水质为Ⅳ类,其他7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

三、省界缓冲区水质达标评价

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对省界缓冲区水质进行达标评价,本月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共评价省界缓冲区53个。

太湖流域省界缓冲区44个。省界河流缓冲区41个,有6个水质达标,达标率为14.6%。其中苏沪边界6个缓冲区,有1个水质达标;苏浙边界16个缓冲区,有3个水质达标;浙沪边界18个缓冲区,有1个水质达标;浙皖边界1个缓冲区,水质达标。省界湖泊缓冲区3个,分别为太湖苏浙边界缓冲区、淀山湖苏沪缓冲区、元荡苏沪边界缓冲区,水质均不达标。

东南诸河省界缓冲区共9个,照澜溪福鼎闽浙缓冲区水质不达标,其余水质均达标,达标率为88.9%。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通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