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计量新闻 » 正文

关于印发《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0  浏览次数:331
核心提示: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推进实施名牌战略,规范江苏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江苏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了《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四月十一日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推进实施名牌战略,规范江苏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江苏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处制定了《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四月十一日
 
 
 
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
 
为推进实施名牌战略,规范江苏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增强名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江苏省名牌战略实施纲要(2005-2010年)》目标要求和2005年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委员会议精神,现提出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
一、总体原则
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评价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提高江苏名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体遵循三个原则:
1、总量控制。为提高江苏名牌含金量,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总数控制在500个以内。各地区、各行业名牌产品数以各地区、行业所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参考,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申报产品整体水平综合确定。
2、好中选优。按照“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要求,优先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争创名牌。同时,加大对“老名牌”调整力度,对近年来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老名牌”进行淘汰;对生产资料类特别是零配件、中间产品进行相对压缩,重点评选成套终端产品;对消费类产品进行好中选优,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公开透明。广泛宣传,公开告知名牌产品申报评价程序、标准,增加透明度。企业申报材料要由当地统计、税务等部门审核确认,并需提供省级以上质量检测报告,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开展申报产品用户满意度调查,对初选产品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消费者、用户意见。
二、申报条件
为更好发挥名牌产品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按照新修订的《江苏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要求,2006年,我省将继续提高名牌产品入选前置条件,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
1、工业类产品。申报产品的商标注册使用、批量生产要达三年以上。要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原则上消费类产品年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生产资料类产品在3亿元以上;对于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前三位的产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等适当放宽,但要达到1亿元以上并在申报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电线电缆、农药等20类产业集中度高、有明显区域优势或属产业政策限制产品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特定条件(具体申报要求见附件1)。
2、农业类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居省内同类产品前列,并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原则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部分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可适当放宽)。
3、传统特色手工艺产品。在本省境内生产,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工艺特色,以天然原材料和手工制作为主,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居同类产品前列。具有一定的生产历史和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且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
4、服务业企业。申报企业规模效益、用户满意度位居同行前列,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或相关认证,制订并实施服务业名牌培育发展规划。服务业名牌评价采取目录制(具体申报目录及条件见附件2)。
三、评价体系
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评价按照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以用户(消费者)满意为宗旨,以政府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的评价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运行机制和名牌产品形成规律的名牌产品评价体系。
1、评价方式。根据申报产品类别聘请相关专家,成立省名推委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对照名牌产品申报条件和评价指标,结合产业、产品发展方向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情况,对申报产品进行评审,综合打分,提出建议名单。
2、评价指标。为确保评审科学性,建立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市场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产品的市场占有水平、用户满意水平和出口规模;质量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产品的产品标准水平、实物质量水平和申报企业的质量、计量管理体系;效益评价主要对申报企业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水平和总资产贡献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发展评价主要评价申报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和企业规模水平,评价指标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适当倾斜。
3、评价办法。评价总分为1000分,其中基本分600分,附加分400分。基本分按申报产品所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产品销售规模、技术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企业质量管理状况等综合打分;附加分对申报产品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水平、环境友好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情况综合打分。
四、进度安排
1、申报工作。6月30日前,由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发动企业申报,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2、评审工作。8-9月份,由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业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部分企业进行现场抽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向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提交初选名单。
3、认定工作。10-11月份,由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定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并经公示后向企业授予奖牌证书。

附件1:
部分产品目录及申报条件
 
行业
产品目录
申报条件
机械
电线电缆
2005年销售额达6亿以上。
化工
复混(合)肥
2005年销售量25万吨以上,销售额3亿以上。优先扶持各种缓(控)释肥、大颗粒肥料、专用复合肥、多品种颗粒掺混肥或液体掺混肥料、高浓度复合肥争创名牌。
石油和石油化工
2005年销售额均应达到50亿元以上。其中:1、60万吨以/年以上的乙烯生产能力并与其配套石油化工产品;2、30万吨/年以上的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能力;3、低硫含酸重质原油。
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
优先扶持环保型涂料;新型染料及其中间体;有机硅、有机氟及高性能无机氟产品;无机纳米及功能性材料;新型化工产品及医药、染料、农药等中间体;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合成树脂加工用新型助剂、新型吸附剂、高性能添加剂;专用化学品如:食品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剂等产品争创名牌。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2005年销售额均应达到10亿元以上,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大型装置规模应达到10万吨/年以上。其中:1、10万吨/年以上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2、20万吨/年以上乙烯法醋酸生产能力和10万吨/年以上羰基合成法醋酸生产能力。
农药
2005年农药企业销售额达3亿以上,卫生杀虫剂企业销售额2个亿。原药生产企业应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优先扶持高效(超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争创名牌。
纺织
涤纶、氨纶
2005年销售10亿元以上。
冶金
热轧带肋钢筋
2005年销售量在60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15亿以上。
热轧型钢
2005年销售量在40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15亿以上。产品包括合金钢圆钢、碳结圆钢、高速线材、扁钢、角钢、槽钢、H型钢等。
铜管材
2005年销售量在2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6亿以上。产品包括含高效管、内螺纹管。
行业
产品目录
申报条件
冶金
无缝钢管
2005年销售量在15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5亿以上。产品包括锅炉钢管、不锈钢管、油套管、轴承管、铸铁管等。
钢板带
2005年销售量在10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5亿以上。产品包括冷轧硅钢、高精度板带、彩涂板、锅炉板、宽厚板、不锈钢板等。
铝型材,钢丝绳、钢铰线、钢帘线、钢丝
2005年销售量在2.5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5亿以上。
焊接钢管
2005年销售量在10万吨以上,且销售额在4亿以上。产品包括直缝钢管、螺旋钢管等。
建材
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有2000T/D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销售额5亿以上。企业通过ISO9001和ISO14000认证、产品质量认证。
食品、农产品
2005年产量4万吨,销售收入1亿以上。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
2005年产量8万吨,销售收入1.5亿以上。
2005年产量3万吨,销售收入1.5亿以上。
饲料
2005年畜禽饲料8万吨、水产饲料5万吨,销售收入1.5亿以上。
猪肉
2005年产量2万吨或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

附件2:
江苏服务业名牌申报目录及条件
 
序号
目录
具体条件
1
商贸流通业
商场零售业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10亿元以上,利税额6000万元以上,营业面积2万㎡以上,银行信用等级达AAA级。
餐饮业(含连锁餐饮业)
企业开业两年以上,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1亿元以上,利税额3000万元以上。
外贸流通业
2005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亿美元,利税额3000万元以上。
6
交通运输业
城市公交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2.5亿元以上,利税额1000万元以上。
公路快速客运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2亿元以上,利税额1000万元以上。
5
旅游业
旅行社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2亿元以上。
3
房地产业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5亿元以上,利税5000万元以上。
4
物业管理
2005年主营业务营业额2500万元以上。
7
技术研发中心
2005年完成研发项目10项以上,实现产业化项目1项以上,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印发《2006年江苏名牌产品申报评价指南》的通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