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世界计量日前夕,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张万路显得特别忙碌。由他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已通过审定,他正忙着编写相关宣讲教材,同时他还要为次日参加的一个有关计量日的活动做准备。
“我们搞计量的,讲的就是数据。数据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切数据来源于仪表,首先要有仪表,才能有数据,才谈得上节能。”张万路表示,能源计量是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的基础,而能源计量的准确与否,取决于企业有没有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现在好多能源统计数据不科学,问题出在哪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仪表安装不到位。” 张万路说,“仪表对于计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多单位仅仅是为了贸易结算而安装仪表,装表的目的是为了看应该给电力公司交多少钱。其实,仪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进行能源管理。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每个办公室门口装一个电表,看看到底哪个办公室的节能做得好,那大家离开办公室时肯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关电脑,不关空调,因为耗能情况与个人或班组直接挂钩,大家都会重视起来了。”张万路还讲起了自己在清华大学所看到的情况。每个课题组都有自己单独的水表,如果谁浪费水就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这样一来,谁用了多少能源,单位时间内用了多少能源,都可以得出实际的计量检测数据,而不是采用简单的按人头平均的方法来计算数字。这样的仪表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
“除了配备率不够,仪表的完好率和准确率也很低。”据张万路掌握的资料,我国30%的蒸汽表损坏后成了摆设。
“能源仪表不仅具有贸易结算的功能,还应该充分发挥它在用能单位内部进行能源管理的功能。”张万路说,这也是他从事节能工作以来最深切的感受之一。即将出台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以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将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要求从以前的企业拓展到除个人和家庭以外的全社会。同时,标准还规定,进出用能单位的各种计量器具配备率都必须达到10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除外)。
张万路满怀信心地说:“相信新标准的出台可以促进我国能源仪表的合理配备和有效管理,真正做到能源管理依靠能源数据,能源数据来源于能源仪表,从而真正做到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