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4月组建,随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继成立,2002年10月,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垂直管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后,我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开展,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中,打造出了我区一批高原特色品牌。
"十五"期间,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拉萨啤酒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填补了我区中国名牌产品的空白;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成功推出的12家西藏名牌产品,填补了全国所有省份只有西藏没省级名牌产品的空白;12家质量信誉AAA级企业的推出,为打造信用西藏,构建和谐西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区有3家企业的5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称号,免检荣誉的获得受到了企业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开始起步,松茸、山羊绒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调研工作完成,"西藏牦牛骨粉"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初审。
在职能监管方面,经全区质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区质量技术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全区质监工作人员加大了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十五"期间,共抽查70类产品,涉及401家企业的730个样品,监督抽查覆盖了食品、乳制品、饮料、大桶水、水泥、电杆、预制板、燃油、金银饰品等产品,监督检验结果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发证工作步入正轨。"十五"期间,我区共有38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12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与全国同步运转。全区质监部门从源头上抓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对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普查建档,实施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十五"末期,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与765家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了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巡查、回访、执法检查的监管制度。
以食品、农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为重点,我区质监部门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创造了我区消费者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全区质监部门执法打假力度不断加大,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0424人次,共检查生产销售商家8万余户,查处涉案货值4500余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704万元。
围绕产业建设和特色经济发展,我区标准化基础作用初步展现。我区发布实施了第一批地方标准:酥油、糌粑标准,填补了西藏地方标准空白;完成制定了青稞地方标准的调研、资料收集和标准备案的起草工作;完成了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项目的申报工作,3项列入国家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计划。
对食品备案企业进行了清理。目前,全区企业标准备案261个,标签认可170个,已对备案142个标准进行了清理,清理出不符合要求的食品标准40个。
计量工作逐步深入开展。配合全区重点工程建设,计量检定突出重点工程工地,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同时,全区质监部门还开展了定量包装计量专项整治,日常计量监督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认证认可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区质监部门加强了强制认证制度宣传贯彻,部署开展了电器"3C"强制认证产品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了强制认证产品逃避认证和假冒认证标志。5年来,全区有近9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计量认证工作,全区已有26家单位取得计量认证资格。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逐步实现规范化。气瓶专项普查整治取得成效,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不断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重大节日、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特种设备检验及时迅速,全力配合了重点工程建设,确保了节日安全,确保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