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计量新闻 » 正文

供热收费应从“楼栋计量”开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浏览次数:120
核心提示:     有关专家就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表示供热收费应从“楼栋计量”开始7月5日,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03年和2005年建设部会同其他7部委就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专门下文后的再一次发力。《实施

      有关专家就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表示

  供热收费应从“楼栋计量”开始

  7月5日,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03年和2005年建设部会同其他7部委就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专门下文后的再一次发力。《实施意见》强调:既有建筑采暖系统的计量改造,在楼前必须加装计量装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楼栋计量”被称为“灰色地带的裁判”,供热收费应首先从“楼栋计量”开始。

  据黄维介绍,《实施意见》中要求安装的楼前计量装置在业内通常被称为“大表”,指的是在热力入口安装的热量表。该热量表不但能够计量建筑物的供热量,还能够计量系统累计供水流量、瞬时流量、供回水温度等很多参数,同时还应具备记录整个采暖季日耗热量数据的功能。

  目前,人们对热计量的理解还存在差异,很多人认为供热计量就是分户安装热量表。其实供热计量有分户热量表与楼栋热量表,供热计量的涵义是“用热计量,按户分摊”,并不只是指每户单独安装热量表。

  丹麦卡姆鲁普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工程师丁明剑认为,“楼栋计量”是计算热费和分户计量的前提条件,可以起到划分供热企业责任、处理业主投诉纠纷、提高水力平衡、实施能源审计等作用。在热力站、热源等地设置热表,还能起到收集数据、加强量化管理的作用。

  对此,黄维进一步举例解释说,2004年采暖季,北京牛街某小区业主因室温不够投诉供热企业。而楼前测量发现,该楼的供热量已经超出供热标准,室温不够不是供热企业的责任。如果在楼前安装了“大表”,供热企业到底供了多少热一下就看出来了。“灰色地带的裁判”就是这样得来的。据了解,欧洲发达国家就很重视“楼栋计量”,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家在推行热计量工作时就在建筑热力入口安装热量表,实行“楼栋计量”,而楼内部则按面积平摊费用。

  “热计量能够推动提高节能意识,促使供、热双方采取节能措施,帮助双方及管理部门监管用热,但它本身不是一种直接的节能手段。”黄维强调,包括“楼栋计量”在内的热计量只能是节能技术的配套措施,它的前提条件应该是供热系统和室内系统节能措施的有效应用,如气候补偿、水力平衡和室内温控等,同时还应该加强运行管理水平控制。对于那些保温性能较差的建筑甚至非节能建筑,则不宜实施计量收费,应先对建筑保温予以改造。

  据介绍,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家的热计量工作都是建立在成熟的节能工作基础之上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欧洲发达国家就相继制定法律,在供热系统中强制性安装了散热器恒温阀,使恒温阀得到了快速普及;气候补偿、水力平衡和组装式热力站等节能技术也得到了推广运用,施工单位都具备了很高的调试水平;他们对于建筑本身的节能也非常重视,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远远优于我国现有水平;同时,欧洲还有专业的能源审计机构审计建筑供热能耗,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据了解,欧盟还将统一审计标准,对建筑能耗水平进行公示,对于超出公示能耗的系统,将检查原因并追究责任。“正是在以上节能工作的基础上,欧洲发达国家才推行了不同程度的热计量工作。”

  “我们在2003年至2005年两个采暖季对北京市部分小区供热采暖系统中的能量消耗环节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我们目前的供热现状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建筑保温性能和供热系统还存在诸多问题,节能措施的硬件还比较落后,系统不能实现按需供热。因此,供热收费应先以‘楼栋计量’为主。”黄维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供热收费应从“楼栋计量”开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