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一体化工程项目所在地设立了特种设备登记处,现场为该工程的几千台特种设备办理登记服务,为项目的正常运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该局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采取的众多便民措施中的一例。12年来,该局围绕依法行政、严格把关、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队伍素质,在推进质量兴市、指导企业创名牌、推动标准化建设、整规打假、计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因其突出贡献,2007年该局被评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
作为质监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素质如何,执法是否公正、公平、透明,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为更好履职,该局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为载体,狠抓队伍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模式:大力推行网上办案,网上监管流程、网上审批、网上公开审案,实现办案快查、快审、快处;规范案件审理模式,对于流通领域案值3万元以上、生产领域案值5万元以上等5类案件一律移交市局法规科审理,统一把关;大力倡导理性执法,对于首次非恶意制假制劣且违法情节较为轻微的案件,以教育为主,以处罚为辅,责令其改正或给予低幅处罚,做到人性化执法。
在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该局既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又做好企业的“老师”和“保姆”。从全市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名牌创建工作的政策;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行业的发展状况,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企业宣传指导,组织调查摸底,制定部署争创名牌计划;引导和鼓励具有生产规模和品牌优势的企业争创名牌,对列入培育和复评名牌的企业实行领导挂钩服务责任制,强化质量跟踪、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计量体系,为企业创名牌创造条件。截至2007年12月,全市共有中国名牌46个,福建名牌312个,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