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怨声多多埋怨“黄臭水” 深水集团千里救援“献锦囊”
长兴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自来水厂采用当地包漾河河水,通过原水管分别输送至自来水一厂、二厂。近年来,该县周边工、农业迅猛发展,导致长兴水源污染日益加重。在部分高温、少雨季节,该县包漾河水源水质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色度、铁/锰、耗氧量超标,异嗅异味严重。同时,由于原长兴水司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及水厂设施本身不完善,造成出厂水、管网水相应指标超标,水质无法达到GB5749-85标准。
2003~2004年,长兴自来水水质恶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根据长兴水务提供的资料,该司水质最差时,出厂水色度高达28度(超标1.9倍)、耗氧量高达7.36mg/L(超标2.5)、铁高达1.00mg/L(超标3.3倍)、锰高达1.40mg/L(超标14倍)、异嗅异味明显,管网水时常出现“黄水”、“臭水”现象,严重威胁县城居民用水安全。而居民投诉的接二连三,更是引起长兴县人大和县政府对自来水水质的高度重视,并将水质提升到影响投资环境、影响社会稳定及“讲政治”的高度。
2004年6月11日,应长兴水务有限公司邀请,深水集团总工程师张金松博士率相关技术人员前往长兴就上述技术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对水源、水厂及相关情况的调研了解,形成对工艺和水质问题的调研报告,建议长兴水务从解决水源水质恶化、更换配置制供水硬件设施、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改善水质。
先进技术服务半年结硕果 长兴彻底改善水质获好评
从去年末开始,深水集团根据与长兴水务签署的技术服务合同,决定遣技术人员进驻长兴水务,就该水司改善水质项目积极开展工作。
为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长兴自来水水质,项目组成员深入实际,熟悉情况,在短短的二个星期内完成了组建项目组、现场调研、制定实施方案、进驻水厂等前期准备工作。随后,现场试验、水源污染调查、中试试验、生产试验、效果评价、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陆续展开。半年时间过后,长兴水务不但自己掌握了原水铁、锰等污染物的来源,而且水厂工艺及分析化验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均得以迅速提高,水厂水质检测正趋于科学与规范。
据长兴水务提供的各项水质数据显示,尽管今年原水水质耗氧量、锰、色度等指标进一步恶化(以6月份为例,色度比去年同期上升80.9%、耗氧量上升25.6%、锰含量上升112.5%),但由于项目组采取的常规工艺强化技术措施使各项水质指标去除率大幅提高,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水质保障作用,出厂水铁、锰、色度、耗氧量和浊度等关键水质指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用户投诉大大降低,长兴水务和当地政府对深水集团所承担的水质改善项目的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图为深水集团技术人员正在测试粉末活性炭投药装置。(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