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奔月的“嫦娥一号”世界瞩目,飞天前“嫦娥”靠什么技术精准“喝”足奔月所需的燃料?昨天开幕的第七届对接会展示了一批高新科技产品,由合肥一家企业研制的流量计引来众人关注,几天前正是这家企业生产的流量计,帮助“嫦娥”顺利“喝”足了燃料。
金属管道错综复杂,各种仪表密布其间。昨天上午当记者走进会展中心,立即被摆在大门东侧的一台“液体流量计”所吸引。这台作为演示的流量计,由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加油领域,其加油计量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二,“可以这样说,用这种流量计加油,基本上可以保证零误差。”负责现场接待的周工程师介绍。据了解,合肥精大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流量计领域“四大家族”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厂家,合肥精大生产的流量计虽然数量不多,但种类齐全,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日本等发达国家。流量计作为一项高新技术项目,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但重要性却不可替代,特别是一些对燃料加注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设备,比如运载火箭等,如果不能精确计算出燃料的流量,甚至会影响其能否顺利完成任务。
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经过第一次近地点变轨后,截至昨天17时33分,已在24小时周期轨道上运行一圈,飞行总里程超过50万公里。周工程师透露,计量“嫦娥”飞天加注多少燃料所使用的设备,正是该公司研制的产品,其精准度可以说“丝毫不差”。据了解,给“嫦娥”加注燃料,除安全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流量计的选择,科学家们计算出了“长征”所需燃料总量后,如果在加注时不能准确控制,后果将非常严重,经过严格选择,发射场最终选择了由他们研制的流量计,保证了“嫦娥”飞天燃料的准确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