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1997年以来持续严重干旱的局面,天津市开始启动节水型企业(单位)评比表彰活动,目的是推动全市各行各业深入开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领域节水技术改造,转变经济增长用水方式,努力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推动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措施之一。活动采取自我申报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企业(单位)自评申报,经各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由市节水办组织专家汇总评审,达到节水型企业(单位)考核标准并经实地审查通过后的企业(单位),最终由市政府批准并统一命名。据介绍,节水型企业(单位)的考核标准共包括节水组织落实、管理规范、计量达标、设施完好、指标先进5项考核项目,涉及建立节水制度、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间接冷却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95%,节水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推广,万元产值取水量递减率不低于5%等23个考核内容。在市节水办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实地审查中,天津普林电路有限公司、天津市宝坻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东丽区中医医院、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5个单位各项考核项目和指标,达到了天津市节水型企业(单位)标准,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节水型企业(单位)。
通过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评比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广大企业(单位)节水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纷纷把节水作为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常抓不懈,投资上马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力求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用水指标的负增长,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全市节水工作的水平。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126家企业(单位)被市政府命名为节水型企业(单位),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2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55%,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由1999年为220万立方米降至2004年的151.7万立方米。由于节水成绩显著,今年天津市被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并被水利部确定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本文章系转载,对文字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终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