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江苏江阴市场化治污破解环保投入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6  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9
核心提示:中国光大集团最近与江阴签署合资协议,收购江阴城区4家污水处理厂,全面负责江阴城区污水处理项目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昨从江阴环保部门获悉,近三年来,江阴市政府“以奖代补”投入8000多万元,仅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就引来了4亿多社会资本,大大化解政

中国光大集团最近与江阴签署合资协议,收购江阴城区4家污水处理厂,全面负责江阴城区污水处理项目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昨从江阴环保部门获悉,近三年来,江阴市政府“以奖代补”投入8000多万元,仅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就引来了4亿多社会资本,大大化解政府环保投入不足难题。目前江阴已建成33座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形成城西、城南、城东三大污水管网系统。

作为工业强市,江阴每天产生数十万吨污水,环保基本设施建设光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江阴积极搭建多元融资平台,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从已建的30多家污水处理厂来看,主要有建设-运行-拥有、合资等三种市场化运作类型。

除污水处理设施以外,江阴垃圾焚烧、工业污泥等环保领域也都在吸引社会资本。江阴通过市场机制引进外来资本,在月城镇建设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800吨,目前土建工程已全部结束,下月将试运行。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建设的同时,江阴市政府的各种激励政策应运而生。其中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推行两大补助政策:对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补助300万元,每增加0.5万吨处理能力再增加100万元补助;对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的污水管道,每削减一个排污口,按接管距离补助5万至15万元,对生活污水管道,每接入100吨补助20万元。

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不仅让昔日“包袱”的环保产业变身赚钱行业,更让政府从环保“经营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承担起更多环境管理和服务职能。利用社会资本投入,祝塘镇在江阴全市率先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镇排污口由原来的25个减少到3个,实现了“清水遍地流、污水归道走”。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江苏江阴市场化治污破解环保投入困局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