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德国人均每天消耗五千多升“虚拟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3
核心提示: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了一份名为“虚拟水”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德国消费者每人每天平均消费5288升“虚拟水”,其中半数是来自于国外的进口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产地往往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报告提醒人们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了一份名为“虚拟水”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德国消费者每人每天平均消费5288升“虚拟水”,其中半数是来自于国外的进口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产地往往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报告提醒人们增强节约用水意识。

        “虚拟水”既包括人们直接饮用和使用的水,也包括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德国每年消耗1595亿立方米水,平均每人每天消耗5288升水,其中124升是直接饮用或洗刷用水,其余则是所谓的“虚拟水”,例如生产咖啡、牛肉、衣服等产品所消耗的水。一个汉堡包含有2400升“虚拟水”;一件T恤衫含有4000升“虚拟水”。咖啡、牛肉、棉花等这些产品通常来自巴西、阿根廷、印度等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水资源专家多罗特·奥古斯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意识到“虚拟水”的存在,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做到理性消费。

        “虚拟水”概念是1990年英国科学家约翰·阿兰提出来的,目的是了解特定产品的整个生产链所需消耗的水。这个概念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应用,也引起了政治家和商家的注意。200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资源周大会上,阿兰因提出“虚拟水”概念被授予水资源奖。

        世界水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匀,然而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通常还是“虚拟水”的进口国,而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却是“虚拟水”的出口国,因为发达国家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所包含的“虚拟水”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低价值农副产品和日用品所包含的“虚拟水”较高。“虚拟水”概念又被形象地比喻为“水的脚印”,产品在生产、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消耗的水,会像水的脚印一样消失而不被人注意,但整个生产链中水的消耗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借助“虚拟水”的概念,提醒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节约水资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德国人均每天消耗五千多升“虚拟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资讯新闻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0510-851001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
×